[实用新型]水龙头主体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1081.7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6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唐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少华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龙头 主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主体,尤其涉及种可一体成型及省去组装步骤的水龙头主体。
背景技术
按,一般水龙头在产制上,通常采用铜铸方式一体成型,只是由于其内部水路迂回,进行铜铸时质量不易控制,加工工艺繁杂成本高,易出现瑕疵品,重量重,且工艺中容易衍生环保问题,是以乃有业者将龙头本体与进、出水管采分离式设计,使其龙头本体与进、出水管分别由铜条经钻孔、车削等加工工艺后再行组装,然而该种现有结构虽不需进行铸造程序,但仍需大量使用价格昂贵的铜料,不符合经济成本效益;于市面上虽有以塑料射出方式一体成型分阶段制成龙头,其是先射出成型一导水管后,后续再一体成型座体、控水阀座、进水管等组件,然而其在模具对位上易发生偏移而造成生产效率降低。
请参阅美国专利US 2010/0096034所述一案,为其先前发明。
其是以一字型的内导管为主,再由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出进出水管覆体,然而却有对该内导管定位精度要求高及而相对失败率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龙头主体结构的改进构造,以提供定位容易及省去组装步骤。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水龙头主体,其包括了一导水管本体,以塑料射出一体成型而成,在一座体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导水管,且两端口各缘凹一定位弧槽;一控进水管覆体,以塑料射出一体成型而成,依披覆于座体中段及导水管外周而分别形成套覆管及定位覆管,并两侧配合定位辅杆而竖向延设控水阀座及进水管,且该进水管外周纹设外螺纹段;
因此,借助导水管本体的座体的顶部及底部分别插套定位辅柱暨两侧靠夹定位辅杆至定位弧槽上稳固挟持,披覆于座体、导水管、定位辅杆而与控进水管覆体内壁嵌附固定形成套覆管、定位覆管、控水阀座、进水管,定型后将定位辅柱、定位辅杆卸离即完成水龙头的制成,达到迅速一体成型及省去组装的运用。
其中,该导水管的外周可布设数条凸环肋或凹环槽。
该导水管的外周可布设至少一凸止块或凹止槽。
该进水管外周可凹设环槽段以间接套置铜制螺纹套管。
该控进水管覆体的所述套覆管、控水阀座及进水管是由塑料射出披覆于定位辅杆而一体形成的控水阀座、进水管。
所述定位辅杆是插套于该座体的顶部或底部或者靠夹于所述定位弧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借助一体成型的具一座体暨两侧接设导水管的导水管本体,该导水管的外周分别布设数条凸环肋或凹环槽及至少一凸止块或凹止槽,且两端口各缘凹一定位弧槽,而由控进水管配合定位辅柱、定位辅杆覆体披覆在座体中段及导水管外周而分别形成套覆管及定位覆管,并于两侧一体成型竖向延设控水阀座及进水管;以塑料射出两侧导水管外周布设数条凸环肋及数个凸止块的导水管本体,于座体的顶部及底部分别插套定位辅柱暨两侧靠夹定位辅杆至定位弧槽上以稳固挟持,再以塑料射出披覆于座体、导水管、定位辅杆而与其内壁嵌附固定形成套覆管、定位覆管、控水阀座、进水管,该进水管外周具有外螺纹段,定型后将定位辅柱、定位辅杆卸离即完成水龙头的制成,而能提供定位容易及省去组装步骤的效果。
或者,于座体顶部插套定位辅柱暨两侧靠夹定位辅杆至定位弧槽上,再以塑料射出披覆于座体、导水管、定位辅杆而与其内壁嵌附固定形成一体成型的套覆管、定位覆管、控水阀座、进水管,该进水管外周凹设环槽段而装套铜制螺纹套管来加强管组强度,定型后将定位辅柱、定位辅杆卸离即完成水龙头的制成,也可提供与前述相同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组立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辅柱、定位辅杆挟持导水管本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成型控进水管覆体3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卸离定位辅柱、定位辅杆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进水管装套铜制螺纹套管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导水管本体2 座体21
导水管22 凸环肋221
凸止块222 定位弧槽223
控进水管覆体3 套覆管31
定位覆管32 控水阀座33
进水管34 外螺纹段341
环槽段342 铜制螺纹套管343
定位辅柱A1 定位辅杆A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少华,未经唐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1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裸眼立体显示器
- 下一篇:房屋建筑消防排气安全通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