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耗能扼流线圈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9596.3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8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瑞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瑞兵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02;H01F27/29;H01F27/30;H01F2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311 湖南省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耗能 流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工业、通信和IT等多种领域的新型UO扼流线圈。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计算机电路上的扼流线圈的结构通常如图4所示,它是由一个开有通孔开口外壳体和缠绕在实心圆棒磁芯上的螺旋线圈组合而构成的。这种几乎无间隙固联在外壳体通孔开口内侧上的圆棒磁芯和缠绕在实心圆棒磁芯上的扼流圈,产生的大磁阻不仅涡流耗损大,涡流损耗所产生的热量温度高,易而且导致扼流圈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扼流线圈磁阻和涡流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并能提升在电路上工作效率以及扼流圈本身寿命的低耗能扼流线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耗能扼流线圈,包括,具有容置螺旋形线圈的矩形外壳体和棒形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线圈绕在矩形体的棒形磁芯上,且容置在只有一端开口的矩形外壳体的容置槽内,在所述的矩形体棒形磁芯的内侧自由端,设有能够改变厚度的绝缘块,流经上述线圈的磁通量在所述矩形体棒形磁芯产生磁动势,磁路延着矩形体棒形磁芯的两侧向容置槽两翼间隙形成闭合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容置槽的外壳,该容置槽内设有螺旋形线圈和正方体形棒形磁芯。缠绕在棒形磁芯上的螺旋形线圈两端的电极脚,从容置槽的一端槽口伸出外壳体之外。螺旋形线圈的外表面,通过粘接剂与其相对应的外壳内侧面粘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矩形立方体状的盖形外壳,其内部的容置槽亦为立方体状;该外壳采用铁氧体系列、碳基铁粉系列或合金材料冲压成型。
所述螺旋形线圈最好为漆包线所绕成。
优选地,所述棒形磁芯为口型棒状铁氧体磁芯外形为方状,中心为方状。
优选地,所述扼流线圈整体为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只有一端开口的矩形外壳体容置槽和矩形体棒形磁芯,以及在矩形体棒形磁芯两侧自由端设置的可改变厚度的绝缘块,使扼流线圈的磁通量在口型棒状磁芯产生磁动势,磁路延着矩形体棒形磁芯的两侧向容置槽两翼间隙形成闭合回路,大大地缩短了有效磁路长度,减小磁阻,提升扼流圈的磁通量。相应地为矩形体棒形磁芯增加了磁芯的电阻率,大幅减少涡流损耗所产生的热量,降低了扼流圈温度,提升在电路上的工作效率以及扼流圈本身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矩形体棒形磁芯改变磁芯的电阻率减少涡流损耗和缩短有效磁路长度增大磁通量的方式,形成了高效率低损耗作用的新型电感器。矩形体棒形磁芯两端分别设有绝缘片或通过设备注射的绝缘块,这种平衡电感值的绝缘片或绝缘块,使其流经气隙两端的磁通密度分布均匀,达到减少涡流损耗的作用。同时采用机械注射绝缘块的方式,可减少人工的需求和工时,以及产品精度高的特性,达到节能环保低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低耗能扼流线圈的半剖视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矩形体棒形磁芯的示意图。
图4现有技术扼流线圈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容置槽,3螺旋形线圈,4矩形体棒形磁芯,5电极脚,6粘接剂,7绝缘块,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瑞兵,未经周瑞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9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太阳能电池组件
- 下一篇:冷冻机组信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