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科手术开睑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8296.3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9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莫瑶江 |
地址: | 5100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科 手术 开睑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科手术开睑器,用于外眦部皮肤肥厚或眼窝较深的病人眼科手术过程中打开眼睑并引流液体。
背景技术
眼科手术是一种相当精细的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中视野清晰对于手术过程是十分关键的。眼科手术往往需要将眼睑和睫毛打开暴露眼球等手术部位,同时要不断冲洗眼窝以及时冲掉血液和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手术中产生的废液流入集液袋。但对于一些外眦部皮肤肥厚或眼窝较深的病人冲洗液不能及时流走而积存在眼窝内,导致手术野不清晰,妨碍手术的正常进行。有时由于集液袋黏贴不紧,冲洗液浸湿包头巾或流到病人头部,造成病人不适,并且增加感染机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手术者以往通过剪开外眦部睑裂使液体顺利流出眼窝或者用纱布放置在眼窝靠近外眦部引流液体,这些措施并不方便并且给病人带来痛苦。有人设计了吸引式开睑器,在常用开睑器的一个平行滑杆的后端固接通管,通管两端安装硅胶管、吸引头、气囊等装置,利用负压将液体吸走。但是这种设计十分复杂,并且会阻挡手术视野,无法实用。
如果开睑器能够在打开眼睑并把睫毛挡在手术视野以外的同时还能够辅助冲洗液顺利流出眼窝,就能够为手术提供更清晰的视野,提高手术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吸引式开睑器结构和操作复杂、阻碍了医生手术视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医生手术观测视野的眼科手术开睑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眼科手术开睑器,包括有弹性的两条支撑臂和一条具有弧度的引流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末端分别为具有适应眼睑形状的拉钩样式,以支撑眼睑,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末端与引流臂共用一个末端,末端较长且具有一定的弧度,可以压紧颞侧的皮肤形成一个凹槽,并引流液体进入集水袋,所述引流臂处于两条支撑臂之间,使眼窝内的液体不会积存;所述两条支撑臂靠近末端的转弯部分形成板状突起,便于手持开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在眼科手术过程中保持睑裂始终处于开大状态并能将睫毛阻挡在手术野以外。
2、增加的引流臂能够始终保持眼窝外眦部分的冲洗液能够及时流走,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并减少了深眼窝病人的痛苦。
3、延长的末端可以压紧颞侧皮肤,从而使颞侧贴膜紧贴皮肤,防止冲洗液浸湿包头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到图3,采用弹性医用塑料材料制作的眼科手术开睑器,包括有弹性的两条支撑臂1和一条引流臂2,支撑臂1的一端末端分别为具有适应眼睑形状的拉钩样式3,支撑臂1的另一端末端与引流臂2汇合和共用一个末端4,该末端4根据实际需要设有预定长度,并带有弧度,可以压迫颞侧的皮肤,使液体只能流入集液袋,防止浸湿包头巾;引流臂2处于两条支撑臂1之间,并具有弧度,可以伸入外眦角并压迫外眦角的皮肤形成凹槽,使液体流出眼窝,保持手术野的清晰;两条支撑臂1靠近末端4的转弯部分形成板状突起6。
本实施例操作过程如下:使用时医生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夹持开睑器末端的板状突起5,使开睑器的两个支撑臂1向中间靠拢,另一只手撑开病人上下眼睑,用支撑臂1的拉钩样式3撑开眼睑。然后调整开睑器的位置,让引流臂2的末端位于眼窝外眦角并使引流臂2和开睑器的末端4压迫皮肤。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未经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8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缝焊接弯头
- 下一篇:改进的配电箱接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