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LLP12雷达模拟训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7834.7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8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泰达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54 | 分类号: | G09B9/5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llp12 雷达 模拟 训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军用电子装备范畴,具体是一种移动式LLP12雷达模拟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LLP12等新型二位一体火控雷达陆续装备部队,给防空兵分队作战训练提出了新的课题。
1、对这些高新技术装备,考虑到其造价昂贵,部队为避免人为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就严格控制其加电训练时间,导致大幅缩减训练时间,直接影响了训练效果。
2、现有部队的维护体系和维护人员,不能适应该技术装备稳定运行的要求;现有的训练体系与训练方法,难以保证装备发挥较高效用。
3、部队训练需要空情(飞机或靶机),目前防空兵训练营地并无空情,无法满足分队搜索与跟踪目标训练的要求,不能充分发挥装备效能,无法保证训练质量。
4、新装备具备较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识别敌方干扰并进行反电子干扰操作都比较复杂。为达到战时的突然性和有效性,各国对电子战能力和电子战手段都严格保密,因此防空兵分队的抗干扰训练科目,即使在实际装备上都难以进行,严重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计算机DIS仿真技术介绍:
分布交互式仿真DIS(Distributed Interactive Simulation)是以计算机网络作为支撑,将分散于不同地域的相对独立的仿真器互联起来,构成一个多参与者协同作用的虚拟环境,实现含人平台,非含人平台以及平台与环境间的交互。
DIS的关键技术:1合理的分布式结构、2时钟同步技术、3坐标变换技术、4虚拟环境技术、5建模技术、6运行管理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满足防空兵部队急需能够进行号手搜索、制定并跟踪目标,抗干扰训练以及协同训练的综合训练要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动式LLP12雷达模拟训练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LLP12雷达模拟训练系统,包括训练管理模块、空袭目标模块、雷达模块和火控计算机模块,各个模块通过局域网进行通信;
a)训练管理模块,包括计算机;
b)空袭目标模块,包括计算机;
c)雷达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雷达操作控制台、信号处理模块、计算机和电源;所述雷达操作控制台输出的信号经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后传给计算机;所述电源给信号处理模块供电;所述计算机上设有I/O板,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I/O板连接;
d)火控计算机模块,包括火控计算机控制操作台、信号处理模块和计算机;所述火控计算机控制操作台输出的信号经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后传给计算机;所述计算机上设有I/O板,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I/O板连接;
所述训练管理模块的计算机、空袭目标方模块的计算机、雷达模块的计算机以及火控计算机方模块的计算机通过局域网通信。
本系统集中置于军用方舱内;军用方舱加载拖车底盘,是采用轴转向的分体式双轴拖车结构,该结构中,拖车底盘与所述军用方舱的连接,通过拖车底盘是通过拖车底盘架上的槽形结构件与军用方舱的滑撬,用可拆卸的细牙螺栓连接。
本雷达模拟训练系统,具体使用时候,各个模块分别对应训练管理方、空袭目标方、雷达方和火控计算机方,各个部分通过局域网进行通信;
a)训练管理方:
由计算机对由雷达方、火控计算机方、空袭目标方构成的对抗双方的仿真应用软件进行管理;训练管理方设置训练任务准备、训练管理、二维态势及场景显示,然后传输给空袭目标方,并在训练后对此次训练分析评估;
b)空袭目标方:
由计算机采用仿真应用软件,根据飞机的数学模型、行为控制包括路径规划、雷达侦察方程和干扰方程,在计算机上建立具有与雷达对抗能力的虚拟飞机;
虚拟飞机上的雷达对抗设备在网上通过对雷达和光电高功率探测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截获,可以在远距离上发现雷达的照射;然后通过对照射信号的分析而得到照射信号的属性和威胁程度;再发射和照射源频率相同的各种干扰协议数据单元PDU,这些干扰PDU进入雷达方的仿真应用软件,来压制虚拟火控雷达系统对反射信号的接收,同时,可以在雷达方的显示器上遮盖目标回波或制造假的目标回波进行欺骗;进入雷达方仿真应用软件的干扰PDU还可以释放模拟的干扰破坏“雷达”对“目标”的跟踪;
c)雷达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泰达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泰达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78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