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流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6801.0 | 申请日: | 201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1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林;李亚斌;谢力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晓林 |
主分类号: | B04C5/08 | 分类号: | B04C5/08;B04C5/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21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除尘领域,主要用于除尘脱硫,具体涉及一种旋流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燃煤烟气湿法脱硫技术大多采用喷淋吸收塔或旋流板吸收塔,旋流板吸收塔是靠塔内的旋流板使得由上而下的液体(吸收液)与烟气接触,烟气将液体吹散、雾化,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碱性液体中和反应,以达到脱除二氧化硫的目的。为了达到较高的吸收效率,要求有很高的液气比,才能达到比较高的吸收率。而旋流板吸收塔无法实现足够的液气比,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吸收率。烟气通过旋流板吸收塔时,产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塔壁被分离。由于塔体直径较大(一般在一米以上)(1---4米),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以分离全部细小的液滴,有相当一部分完成吸收反应的细小液滴随着烟气携带出吸收塔,对烟道和引风机造成腐蚀。喷淋吸收塔结构较为简单,液体以细小液滴的方式分散于气体中,气体为连续相,液体为分散相,具有相接触面积大和气相压降小等优点。适用于瞬间、界面和快速反应,也适用于生成固体的反应。喷淋塔反应器具有持液量小和液侧传质系数过小,气相和液相返混较为严重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气液分离效果较好的一种旋流器,其目的在于提高除雾效果,以提高脱水率,减轻对尾部烟道及设施的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圆柱形壳体,壳体由外壁和内腔构成,其特征是壳体的一端为圆锥形筒,圆锥形筒的锥尖端设有出水口,邻近圆锥形筒的壳体上设有进气口。
所述的进气口外侧内壁与圆柱形筒的内壁相切。
所述的进气口的长度占圆柱形壳体的长度的1/2~1/10。
所述的圆锥形筒的圆锥的轴与母线之间的夹角是10度~75度。
所述的出水口的直径是5~50mm。
所述的圆锥形筒的内壁上设有阻滞板。
所述的进气口呈矩形,其矩形的长与宽的比例是1/2~1/10。
所述的圆柱形壳体的外径与长度的比例是1/2~1/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带有尘粒的烟气称之为烟尘,烟尘携带着液滴由呈矩形的进气口一起进入到内腔并沿着内壁旋转,形成旋流,烟气中的尘粒、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旋流器的内壁,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圆锥形筒,由排水口排出。烟气旋转着上升并从排气口排出,从而达到气水分离的目的。
阻滞板可以将流入圆锥形筒中的旋转水流减速,从而快速将水从排水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效果好,除雾效果好,脱水率高,从而减轻了水雾对尾部烟道及设施的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沿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沿A-A向的剖视图。
图中: 1、圆柱形筒,2、进气口外缘壁,3、出水口,4、进气口,5、安装托台,6、阻滞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长度是1000mm、外径是200mm的圆柱形筒1,圆柱形筒1的一端为圆锥形筒,圆锥形筒的锥尖端设有出水口3,出水口3的直径是20mm,圆锥形筒上方的圆柱形筒1上设有长度是100mm,宽度是30mm,进气口4,进气口外侧内壁与圆柱形筒的内壁相切,进气口的长度占圆柱形壳体的长度的1/10,圆柱形筒1的上端设有安装托台5,安装托台5的外边缘为矩形,圆锥形筒的内壁上设有阻挡水流的阻滞板6,阻滞板6为三角形板竖直固定在圆锥形筒的内壁,圆锥形筒的圆锥的轴与母线之间的夹角是30度。
实施例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圆锥形筒的内壁上不设有阻挡水流的阻滞板,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晓林,未经于晓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6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