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5420.0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1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郑羽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羽茜 |
主分类号: | B05B17/06 | 分类号: | B05B17/06;F24F6/12;A61L9/14;B60H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李琴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雾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波雾化液体的超声波雾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并改善生活环境。秋冬季节,空气干燥,各种各样的空气加湿器大受欢迎。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加湿器都是利用的超声波雾化原理,通过超声波雾化发生器将加湿器内的水雾化排出,从而增加空气的湿度。然而,现有的这些加湿器往往都结构比较复杂,占用体积较大,使其使用范围收到了一定的限制,尤其没法在小轿车等狭小空间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适于放置于狭小空间的超声波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超声波雾化器,包括一壳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端和下端的上盖和底座,所述壳体内设置一用于容装液体的内胆,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超声波雾化模块,所述超声波雾化发生器用于将容装在内胆中的液体雾化成水雾并经所述上盖导出,其中,所述上盖包括固定在内胆上端的支座和可相对所述支座卡扣以打开的上盖主体,所述上盖主体设有水雾出口和将内胆中的水雾从水雾出口吹出的导风装置。
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中,所述导风装置包括正对所述内胆的排出口设置在所述上盖主体内的一风扇,所述上盖主体的上表面对着所述风扇设置一导风孔板,所述水雾出口形成在所述导风孔板的一侧。
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中,所述上盖主体上表面在相对于所述水雾出口的另一侧还设有电源开关按钮和电源指示灯,所述上盖主体的侧壁上设有电源插口。
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中,所述上盖主体的一侧通过销钉和所述支座卡扣连接,所述上盖主体的另一侧设有弹簧加载的卡扣按钮以与所述壳体扣合。
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中,所述壳体呈圆筒形,其周壁上形成有液位观测窗。
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中,所述超声波雾化发生器包括雾化片,并设有引入液体的输入口和排出水雾的输出口,所述输出口垂直向上延伸至靠近所述内胆的排出口。
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中,所述超声波雾化发生器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稳压电源、振荡电路、驱动电路和水位传感器,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水位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控制振荡电路的起振和停振,所述振荡电路产生振动频率以驱动雾化片高频谐振。所述雾化片、稳压电源、振荡电路、驱动电路和水位传感器全部集成在一个密封的壳体内。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雾化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雾化器通过上盖的紧凑结构设计,将雾化出口、电源控制等都集成在上盖中,简化其雾化器本体结构,使其体积可以减至很小,从而能够使用于非常狭小的空间内。此外,上盖内设置的导风装置可以将雾化产生的水雾充分的吹出,使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超声波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超声波雾化器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超声波雾化器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超声波雾化器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超声波雾化器的C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超声波雾化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超声波雾化器包括一圆筒形壳体10,壳体10的下端设有底座20,该底座20可以与壳体10一体成型,或者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例如卡扣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壳体10的上端设有上盖30,上盖30可以相对于壳体10打开或闭合壳体10的上端。如此设计的超声波雾化器的外形和尺寸大小接近一个水杯,正好可以放置在车内的水杯座中,用于对车内空间进行加湿,或者可以通过雾化空气净化液来对车内空间的空气进行净化和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羽茜,未经郑羽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5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