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流浓度可调式自流型浓缩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3245.1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1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佟川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佟川维 |
主分类号: | B01D21/28 | 分类号: | B01D21/28;B01D21/32 |
代理公司: | 鞍山大千专利事务所 21110 | 代理人: | 聂振峡 |
地址: | 1142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调式 自流 浓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矿山领域的精矿、尾矿的浓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底流浓度可调式自流型浓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适用于矿山领域的精矿、尾矿的浓缩装置,有在中心水面上给矿的浓缩机、在中心水面下给矿的浓缩机和底流矿浆排矿系统用渣浆泵抽吸排矿三种形式;在中心水面上给矿的浓缩机存在:含泥土量较高的尾矿浆,借给矿流速的冲击力,含泥细砂的矿浆迅速向池边荡漾,使溢流水跑混;在中心水面下给矿的浓缩机,虽然水下有阻力也免不了给矿直射的冲击力将细泥砂推向池边,影响溢流水质;底流矿浆排矿系统用渣浆泵抽吸排矿,存在:矿浆浓度高低不能调解,达不到尾矿二次脱水要求的浓度,结果还需要进行二次浓缩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为解决矿山精矿、尾矿的浓缩,提供一种底流浓度可调式自流型浓缩机。
本实用新型底流浓度可调式自流型浓缩机内容简述:
本实用新型底流浓度可调式自流型浓缩机,其特征在于:是由环形挡矿板、浓缩机底流排矿管、闸阀、反冲水管、浓度控制阀、透明管、环形排矿管槽、坡降自流排矿管槽、底流浓度检测口组成,在水下给矿口处设置环形挡矿板,环形挡矿板设置在水下给矿口的周围,高出水面,安装固定在长耙架上,随长耙架转动;闸阀设置在浓缩机底流排矿管上,闸阀与反冲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反冲水管的另一端与浓度控制阀、透明管固定连接,透明管与坡降自流排矿管槽连接,在坡降自流排矿管槽上设有底流浓度检测口。
本实用新型底流浓度可调式自流型浓缩机,能使给矿冲击力在环形挡矿板内改变流向,让矿浆中的泥砂迅速沉淀,采用自流工艺沉积高浓度尾矿浆,借助浓缩池中静态压力由浓缩机底流排矿管排出,经试验及检测:溢流水含泥量小于0.3%、流量矿浆的浓度达到45%~60%,可使过滤机顺利脱水尾矿含水率8%~10%。
附图说明
图1是底流浓度可调式自流型浓缩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给矿槽管架、2是给矿管槽、3是驱动架、4是轴承、5是环形池壁、6是溢流堰、7是水下给矿口、8是环形挡矿板、9是长耙架、10是短耙架、11是集矿槽小耙、12是浓缩机砼底板、13是环形集矿槽、14是浓缩机底流排矿管、15是闸阀、16是反冲水管、17是浓度控制阀、18是透明管、19是环形排矿管槽、20是坡降自流排矿管槽、21是底流浓度检测口、22是中心砼柱、23是环形通廊、24是坡形通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底流浓度可调式自流型浓缩机是这样实现的,下面结合附图作具体说明。见图1,底流浓度可调式自流型浓缩机,是由:给矿槽管架1、给矿管槽2、驱动架3、轴承4、环形池壁5、溢流堰6、水下给矿口7、环形挡矿板8、长耙架9、短耙架10、集矿槽小耙11、浓缩机砼底板12、环形集矿槽13、浓缩机底流排矿管14、闸阀15、反冲水管16、浓度控制阀17、透明管18、环形排矿管槽19、坡降自流排矿管槽20、底流浓度检测口21、中心砼柱22、环形通廊23和坡形通廊24组成,在水下给矿口7处设置环形挡矿板8,环形挡矿板8设置在水下给矿口7的周围,高出水面,安装固定在长耙架9上,随长耙架9转动,能使给矿冲击力在环形挡矿板8内改变流向,让矿浆中的泥砂迅速沉淀于环形集矿槽13,少量细泥砂流到环形挡矿板8外的静态水中也能快速沉淀。闸阀15设置在浓缩机底流排矿管14上,便于管道维修,闸阀15与反冲水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反冲水管16是防止浓缩机底流排矿管14堵塞而设置的压力管,反冲水管16的另一端与浓度控制阀17、透明管18固定连接,通过浓度控制阀17调节底流矿浆的浓度。浓缩机底流排矿管14采用自流工艺,环形集矿槽13沉积高浓度尾矿浆,借助浓缩池中静态压力由浓缩机底流排矿管14排出。透明管18与坡降自流排矿管槽20连接,在坡降自流排矿管槽20上设有底流浓度检测口21,通过底流浓度检测口21随时监测底流矿浆的浓度。
本实用新型底流浓度可调式自流型浓缩机通过试验及检测,检测结果:溢流水含泥量小于0.3%、底流矿浆的浓度达到45%~60%,可使过滤机顺利脱水尾矿含水率8%~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佟川维,未经佟川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3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栓保护罩
- 下一篇:具有防松结构的紧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