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源雷电采集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1870.2 | 申请日: | 201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6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雷迅防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7 | 分类号: | G01R19/17;H02H9/02;H02H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宋冬涛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源 雷电 采集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信息技术防雷和检测雷击设备技术,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无源雷电采集接口。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中,人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电器设备,从日常用的电视机、音响和通信设备到工业生产设备等。由于各种电器设备大多采用集成电路,使得电子设备的耐过压能力都比较低,特别是在雷电比较频繁的地区,损坏率是非常大的,为此,防雷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和电视广播系统。“防雷”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要必须从各个方面,全方位考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改良才会得到成效,虽然如此,但是国家每年由于遭雷击的事故是增加无减,损失数以亿计,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相应的手段评估所采取的防雷措施。
目前,很多的防雷器都增加了雷击计数功能,可是大部分存在不稳定情况,如电涌电流过低不能启动计数、频率过高会误动作、高能量雷电会死机或电路损坏等,主要原因是雷电采集接口电路不稳定,有些直接与检测显示电路连接,有些接口电路易受雷击损坏,还有由于雷电的高脉冲导致误计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数准确,且安全可靠的无源雷电采集接口,它包括:对电涌信号的进行感应采集的电流互感器;对过高的电涌信号进行一级限制的限压电路;对电涌信号进行正负极性定向的整流电路;将转换后的雷电信号转为电能量保存的贮能电路;对贮能电路过高的电能量进行滤除的稳压限流电路;对电涌信号进行隔离的光耦转换电路。
所述稳压限流电路由防雷元件TVS1、稳压二极管DZ1、限流电阻R3、电阻R4和电阻R5组成。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对于过低的电涌电流也可以及时启动计数;带有防雷元件TVS管的稳压限流电路可以对频率过高雷电及时限制及计数;采用光耦隔离传输接口,有效地防止了雷电信号对后级计数处理电路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源雷电采集接口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源雷电采集接口包括电流互感器1、限压电路2、整流电路3、贮能电路4、稳压限流电路5和光耦转换电路6,电流互感器1与限压电路2并联,然后经整流电路3接入贮能电路4,贮能电路4与稳压限流电路5连接,稳压限流电路5与光耦合转换电路6连接进行计数输出。
电流互感器1主要负对电涌信号的感应采集,由电感L1组成;限压电路2可对过高的电涌信号进行一级限制,确保后级电路不被损坏,它由电阻M1组成;整流电路3对不同方面的电涌信号进行正负极性的定向,转在统一极性的脉动直流电,它由整流桥DB01完成,负责电流的正负定向工作;贮能电路4将转换后的雷电信号转为电能量保存,它由限流电阻R1、R2及电容C1组成,完成电能量保存工作;稳压限流电路5对贮能电路过高的电能量进行滤除,确保后级光耦合器正常工作,它由防雷元件TVS1、稳压二极管DZ1及限流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组成,可有效地限制电流进入和过滤高频脉冲;光耦转换电路6可以有效地把电涌信号与后级处理器电路有效隔离,互不干扰,它由PC817型线性光耦合器U3及电阻R9组成,实现快速的计数信号的光隔离转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雷迅防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雷迅防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18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二次压降测试装置
- 下一篇:电接触点安全监测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