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阶梯抽取式药贴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62414.2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5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梁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云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92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 抽取 式药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阶梯抽取式药贴。
背景技术
药贴在敷贴一段时间后,随着其药物被皮肤吸收,其药效逐渐消失。因此每过一段时间 就需要更换一张药贴。而药贴的更换是一个繁琐的过程,首先需要将原有的药贴撕下,然后 再将新的药贴从其衬垫上撕下,待对准敷贴部位后,再将新的药贴贴于人体患处。因此需要 四个步骤才能够完成。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有效的手段能够仅通过一个步骤的简单操作就能 够实现药贴的快捷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仅通过一个步骤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实现药贴的 快捷更换的阶梯抽取式药贴。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阶梯抽取式药贴,由外套贴、隔离层、抽拉层、药贴层、 药粘剂层和PET离型膜构成。其中,外套贴、隔离层、抽拉层、药贴层均为矩形的无纺布片。
隔离层、抽拉层、药贴层、药粘剂层、PET离型膜共同构成一个抽拉体,在每一个抽拉 体中,隔离层、抽拉层、药贴层从上到下依次重叠,隔离层、抽拉层、药贴层的宽度相等, 隔离层、抽拉层、药贴层的左边缘及前后边缘对齐,隔离层和药贴层的右边缘对齐,抽拉层 的右边缘超出隔离层和药贴层一厘米。隔离层、抽拉层、药贴层的左边缘缝合为一个整体。 隔离层的上表面有与隔离层粘接为一体的PET离型膜,药贴层的下表面涂有药粘剂层,药粘 剂层是丙烯酸树脂粘合剂与药粉的混合物。
多个所述的抽拉体竖向叠合且彼此外边缘对齐。上层抽拉体的药粘剂层与下层抽拉体的 PET离型膜贴合。
外套贴是平面尺寸大于抽拉体的矩形片,外套贴从上方覆盖在所述的多个抽拉体的叠合 体上,外套贴的右边缘与隔离层和药贴层的右边缘对齐。
外套贴的底面上与最上层的抽拉体的PET离型膜相接触的部位涂有药粘剂层,且此药粘 剂层与最上层的抽拉体的PET离型膜贴合,外套贴超出抽拉体左边缘以及前、后边缘的部分 的底面与最下层的抽拉体的药粘剂层相平齐的部位也涂有药粘剂层,且外套贴的这些部位的 药粘剂层以及最下层的抽拉体的药粘剂层同时与一张独立的PET离型膜贴合。
使用前,先将最下层的抽拉体底面的PET离型膜撕去,将最下层的抽拉体的药粘剂层贴 于患处,并将外套贴超出抽拉体左边缘以及前、后边缘的部分的底面也贴于皮肤上。当需要 更换药贴时,只需捏住最下层抽拉体的抽拉层的右边缘向右抽拉,在抽拉层的拉动下,抽拉 层下方的药贴层以及抽拉层上方的隔离层均向右卷起,贴合在一起的药粘剂层和PET离型膜 从左向右撕离,最终,最下方的抽拉体被从右侧抽出。此时,只需轻拍外套贴,被抽出的抽 拉体上方的抽拉体的底面立即贴于患处,即完成药贴的更换。
由于本发明在传统药贴中介入了全新的抽拉体,使用者仅需将抽拉体从药贴的右侧抽出 这一个动作就能够达到传统换药方式的四个动作所达到的更换药贴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换药 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极为方便。
采用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进步:
由于本发明在传统药贴中介入了全新的抽拉体,使用者仅需将抽拉体从药贴的右侧抽出 这一个动作就能够达到传统换药方式的四个动作所达到的更换药贴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换药 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套贴 2.隔离层 3.抽拉层 4.药贴层 5.药粘剂层 6.PET离型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阶梯抽取式药贴由外套贴1、隔离层2、抽拉层3、药贴层4、药粘剂层5和PET离型膜 6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云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云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24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