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反应击剑训练用击刺靶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9924.4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2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夏国滨;车传勇;赵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9/02 | 分类号: | A63B69/02;A63B7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反应 击剑 训练 用击刺 靶标 | ||
1.动态反应击剑训练用击刺靶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靶标击刺体(2)、击刺指示装置(1)和控制装置(3),所述靶标击刺体(2)为带有四肢的人形,击刺指示装置(1)由多个指示单元组成,按照击剑运动的规则,靶标击刺体(2)上的每个刺击有效部位上覆盖并固定一个指示单元,每个指示单元内设置有发光体,控制装置(3)由控制器(31)和多个传感器(15)组成,每个传感器(15)与一个指示单元相配合,用于采集该指示单元接收到的击刺信号,多个传感器(15)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器(31)的多个击刺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31)的多个发光体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多个发光体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反应击剑训练用击刺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刺指示装置(1)中的多个指示单元嵌入靶标击刺体(2)的表面或者突出固定在靶标击刺体(2)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反应击剑训练用击刺靶标,其特征在于,指示单元为带有厚度的片状物,所述指示单元由底层(13)、透光层(10)、发光体固定层(12)、缓冲层(11)和发光体LED组成,所述底层(13)和透光层(10)的边缘固定连接组成密封的腔体,发光体固定层(12)、缓冲层(11)和发光体LED均固定在该墙体内,发光体固定层(12)固定在底层(13)上,缓冲层(11)位于所述发光体固定层(12)与透光层(10)之间,所述发光体固定层(12)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槽或通孔,所述凹槽或通孔内固定有发光体LED,与该发光体LED相对应的缓冲层(11)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透光孔(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反应击剑训练用击刺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还包括发光体保护套(14),所述发光体保护套(14)套在发光体的外部,所述保护套(14)的高度大于发光体LED的高度,且小于发光体固定层(12)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反应击剑训练用击刺靶标,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3)由控制器(32)、发光体驱动电路(31)和传感器采集电路(33)组成,控制器(32)的发光体选择信号输出端连接发光体驱动电路(31)的选择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光体驱动电路(31)的多个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多个发光体LED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控制器(32)的传感器采集信号输入端连接传感器采集电路(33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传感器采集电路(33)的多个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多个传感器(15)的信号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反应击剑训练用击刺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3)还包括键盘输入装置(34)和显示输出装置(35),所述键盘输入装置(34)的按键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32)的按键信号输入端,该控制器(32)的显示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输出装置(35)的显示信号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反应击剑训练用击刺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标击刺体(2)由靶标体、底座(24)和一维行走机构(25)组成,所述靶标体的下肢固定在底座(24)上,并且两个下肢的固定点之间的间距为靶标肩宽的一倍至一点五倍之间,所述底座(24)的底部固定有一维行走机构(25),所述一维行走机构用于带动底座做一维运动;所述控制装置(3)还包括电机驱动电路(37),所述控制器(32)行走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机驱动电路(37)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37)用于驱动一维行走机构(25)做一维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态反应击剑训练用击刺靶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档位选择开关,该档位选择开关安装于控制装置(3)的外部,所述选择档位开关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控制装置(3)中的控制器(32)的档位选择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32)根据输入的档位信息输出相应的运动控制信号给电机驱动电路(37),进而实现调整运动装置的行进速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99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