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爆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9852.3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辉;于锡友;李修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旗升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5/04;F21V2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16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爆构件,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塑料内嵌金属式隔爆构件,属于防爆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防爆构件按类型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充油型、充砂型、无火花型、特殊型。对于隔爆型构件,为使防爆等级达到II C T6级,防爆外壳壳体通常是采用金属与金属压铸而成的复合型结构,所述金属一般为铸造铝合金、铸铁或铸钢。虽然此结构的防爆接合面是实现良好防爆效果的最佳选择,但采用这种隔爆结构的防爆电器存在重量笨重、成本高的缺陷;另外,若防爆灯具采用这种结构,对于有些材质的灯壳体,如玻璃,会存在配光不理想及防爆效果不好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隔爆效果好、制作成本低的新型隔爆构件,以满足防爆电器及防爆灯具的应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爆构件,包括金属外壳I及金属外壳II,且防爆接合面是由金属外壳I与金属外壳II形成的接合面,其特征在于:在金属外壳II靠近防爆腔体侧镶嵌有塑料构件。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塑料构件内嵌在金属外壳II的侧壁上。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塑料构件与金属外壳II的接合面呈锯齿状或波浪状。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塑料构件通过二次注塑或者模压技术与金属外壳II接合为一体。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塑料构件的材质为热固性塑料或热塑性塑料。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热固性塑料选自SMC或DMC。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热塑性塑料选自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或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金属外壳I及金属外壳II的材质为铸铁、铸钢或铸造铝合金。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金属外壳I与金属外壳II间通过螺栓或螺纹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隔爆构件可适用于防爆电器和防爆灯具中,采用本发明结构,不仅可减轻防爆电器的重量,可适用于多种材质的灯具,而且具有良好的防爆效果和配光性;另外,本发明的隔爆构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隔爆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外壳I;2、金属外壳II;3、防爆接合面;4、塑料构件;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隔爆构件包括:金属外壳I 1及金属外壳II 2,且防爆接合面3是由金属外壳I 1与金属外壳II 2形成的接合面,其特征在于:在金属外壳II 2靠近防爆腔体侧镶嵌有塑料构件4。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塑料构件4内嵌在金属外壳II 2的侧壁上。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塑料构件4与金属外壳II 2的接合面呈锯齿状,也可以呈波浪状等其它形状。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塑料构件4通过二次注塑或者模压技术与金属外壳II 2接合为一体。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塑料构件4的材质为热固性塑料或热塑性塑料;所述的热固性塑料优选自SMC或DMC;所述的热塑性塑料优选自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或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金属外壳I 1及金属外壳II 2的材质为铸铁、铸钢或铸造铝合金。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金属外壳I 1与金属外壳II 2间通过螺栓5连接固定,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隔爆构件可适用于防爆电器和防爆灯具中,采用本发明结构,不仅可减轻防爆电器的重量,可适用于多种材质的灯具,而且具有良好的防爆效果和配光性;另外,本发明的隔爆构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内容只用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旗升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旗升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98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