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股动脉血流智能控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9711.1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2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章勇;王伟;刘圣蓉;刘杰;张迅捷;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宗江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脉 血流 智能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股动脉血流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红外线发射和接收单元(10),用于发射红外信息,获取红外线反射信号;
气压控制单元(20),用于探测压力信号和充放气,进一步包括压力传感器(21)、气泵(23)、与气泵连通的多个充气气囊(22);所述充气气囊(22)设置于止血束带(40)内部;
智能控制单元(30),用于分析处理红外信号、分析处理压力信号和控制气泵,进一步包括中央处理器MCU(31)和与其相连接的红外信号控制模块(32)、压力信号控制模块(33)和气泵控制模块(34);所述红外信号控制模块(32)用于判断血液有无流动;所述压力信号控制模块(33)用于计算气囊压力目标值;所述气泵控制模块(34)用于控制气囊压力达到目标值;
所述智能控制单元(30)的压力信号控制模块(33)与气压控制单元(20)的压力传感器(21)相连接,智能控制单元(30)的红外信号控制模块(32)与红外线发射和接收单元(10)相连接,智能控制单元(30)的气泵控制模块(34)与气压控制单元(20)的气泵(23)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信号控制模块(32)包括红外线信号收发电路、滤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采样电路、A/D转换电路和MCU信号输入输出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信号控制模块(33)包括:压力信号输入电路、滤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采样电路、A/D转换电路和MCU信号输入输出电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控制模块(34)包括:波动幅值输入电路、气囊实时压力值输入电路、MCU控制信号输出电路、A/D转换电路、气泵控制信号输入电路。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21)设置于止血束带(40)外部。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21)设置于止血束带(40)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21)设置于充气气囊(22)内部。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束带(40)通过连接带(50)与腰带(60)连接,所述腰带(60)用于固定于患者的上身,止血束带(40)用于缠绕固定在大腿上。
9.一种股动脉血流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红外信息,获取红外线反射信号;判断血液有无流动,若血液有流动,获取气囊压力实时值,并综合红外线反射信号,计算气囊压力目标值;控制气泵,调整气囊压力达到目标值,否则,保持气囊压力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血液有无流动的方法为,若波动幅度m<1%,则判断血液无流动,否则,判断血液有流动;其中,ymax表示采样值最大值,ymin表示采样值最小值,表示采样值平均值;
所述计算气囊压力目标值的方法为,计算气囊压力增加值ΔP=k×m,其中k为比例系数;计算初步气囊压力值P2=P1+ΔP,P1为气囊压力实时值,并与气囊压力上限值比较,若是初步气囊压力值不小于气囊压力上限值P极,即P2≥P极,则将气囊压力目标值设置为气囊压力上限值,即P=P极,并调整气囊压力上限值P极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97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