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身份与位置标识相分离的路由体系下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9432.5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8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侯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唐高鸿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40/24;H04W4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身份 位置 标识 分离 路由 体系 移动 终端 网络 切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在身份与位置标识相分离的路由体系下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方法,属于无线接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互联网设计之初是为固定终端服务的,本质上并不支持具有移动性的终端。互联网的IP地址拥有身份和位置双重标识:作为身份标识时,IP地址用来表示网络中主机的身份,高层协议通常将IP地址作为标识符绑定到应用程序中;作为位置标识时,IP地址被用于路由系统中决定数据包转发的路径。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移动性的终端都能够支持互联网应用,当用户从一个子网移动到另一个子网时,其IP地址会发生变化,此时位置标识的改变导致身份标识的改变,就会出现通信中断的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国家重点项目“基于主机标识和位置寻址的下一代路由体系与实验系统”将核心网与边缘接入网络分离,构建了一种把终端的位置标识和身份标识相分离的新型路由体系模型,在此体系下,通信采用身份标识,路由采用位置标识。
图1为采用上述新型路由体系模型的网络拓扑图。如图,该体系包括一个核心网和数个接入网,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网络实体,或是对原有网络实体进行了扩展,具体说明如下:
(1)身份位置映射服务器EMS
每一个接入网设置一台EMS服务器,用于维护本网络中每台终端的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即<ID,ELoc>映射。
(2)扩展的DNS服务器
负责维护终端的身份标识和该终端所属接入网的家乡EMS服务器的位置标识,即<ID,ELoc(EMS)>映射。
(3)核心网边缘路由器PE
与接入网边缘路由器CE连接,负责维护本网络中终端的位置标识与核心网路由标识,即<ELoc,核心网路由标识RLoc>映射,并将数据包的目的ELoc地址采用核心网路由标识Rloc进行封装,使该数据包能在核心网中进行路由。
(4)接入网边缘路由器CE
与核心网边缘路由器PE连接。
(5)边界路由器RMS
负责与其他接入网的边界路由器RMS采用BGP协议交互全网的<ELoc,RLoc>映射。当数据需要出本接入网时,需要RMS进行转发。
各终端存储有通信对端终端的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即<ID,ELoc>映射。
该新型路由体系虽然解决了IP地址双重标识的问题,能够支持终端的移动性,但是,当终端从一个子网移动到另一个子网,即要断开与当前接入路由器PAR的连接,而与新接入的路由器NAR连接时,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动态获取新的Eloc地址,在此期间内,会造成通信的中断。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身份与位置标识相分离的新型路由体系下,当终端在不同接入网络间或网内切换时,能够有效的减小切换时延,降低丢包率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身份与位置标识相分离的路由体系下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方法,该路由体系包括核心网和数个接入网,各接入网中设有EMS服务器,EMS服务器中存储有本网络中每台终端的<ID,ELoc>映射表,各终端中存储有其通信对端终端的<ID,ELoc>映射表,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终端移动中监测到链路的服务质量下降至一定阈值时,扫描周边接入点网络以获取可用接入点的信息,并从中选择最佳接入点作为NAR,然后向其PAR发起路由切换请求,PAR向NAR发起主机切换请求;
2)NAR响应该主机切换请求,为欲接入的该终端分配新的位置标识Eloc及一定资源,并将该Eloc返回给PAR,PAR进一步返回给该终端;
3)该终端向其通信对端终端发送路由地址更新请求,告知其Eloc地址变更;
4)该通信对端终端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响应;
5)该通信对端终端更新其存储的通信对端终端的<ID,ELoc>映射表;后续发往所述终端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Eloc地址,由所述NAR缓存;
6)所述终端进行切换,配置自身的位置标识为所述Eloc地址;
7)所述终端向所述NAR请求取回所述缓存的数据包;
8)所述NAR响应请求,将所述缓存的数据包返回给所述终端。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3)之前还包括该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唐高鸿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唐高鸿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94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