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扰消除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9165.1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7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更石;关文康;张春玲;陈志群;彭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 消除 方法 设备 通信 系统 | ||
1.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接收信号对主小区信号进行重构处理,获取主小区重构信号,并从接收信号中减去所述主小区重构信号,以获取第一剩余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剩余信号对干扰小区信号进行重构处理,获取干扰小区重构信号;
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和所述干扰小区重构信号获取消除干扰的主小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剩余信号对干扰小区信号进行重构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剩余信号对第一干扰小区信号进行重构处理,获取第一干扰小区重构信号,并从所述接收信号中减去第一干扰小区重构信号,以获取第二剩余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剩余信号对除第一干扰小区的其它干扰小区的干扰信号串行或并行进行重构处理,并且若进行串行重构处理,则根据N个干扰小区的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所述N个干扰小区从先到后排列,其中所述第一干扰小区在主小区的全部N个干扰小区中功率最高,其中N为自然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剩余信号对干扰小区信号进行重构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剩余信号并行对各干扰小区信号进行重构处理,以获取各干扰小区重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主小区信号进行重构处理包括:
根据公式对待重构的目标小区信号进行预处理;其中w为目标小区信号均衡系数,为目标小区信号功率,为主小区信号功率,为第i干扰小区信号功率,h目标为目标小区信道估计值,h为主小区信道估计值,hi为第i干扰小区信道估计值,所述N为干扰小区的数量,H为共轭转秩,I为单位矩阵,为噪声功率;
检测目标小区信号在目标小区内所占用的码道;
分别对各码道进行码道信号重构处理,获取分别与各码道对应的码道重构子信号;
将各码道重构子信号分别乘以指定的消除系数,并将乘以所述消除系数的各码道重构子信号的累加和与目标小区信道估计值h目标进行卷积;
其中,所述目标小区为待进行重构处理的主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所述干扰小区信号进行重构处理包括:
根据公式对待重构的目标小区信号进行预处理;其中w为目标小区信号均衡系数,为目标小区信号功率,为主小区信号功率,为第i干扰小区信号功率,h目标为目标小区信道估计值,h为主小区信道估计值,hi为第i干扰小区信道估计值,所述N为干扰小区的数量,H为共轭转秩,I为单位矩阵,为噪声功率;
检测目标小区信号在目标小区内所占用的码道;
分别对各码道进行码道信号重构处理,获取分别与各码道对应的码道重构子信号;
将各码道重构子信号分别乘以指定的消除系数,并将乘以所述消除系数的各码道重构子信号的累加和与目标小区信道估计值h目标进行卷积;
其中,所述目标小区为待进行重构处理的干扰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对各码道进行码道信号重构处理包括:
若已知或检测出所述码道的调制方式信息,对于主小区本用户所对应的码道,根据相应的调制方式信息进行译码后软重构,对于主小区其它用户所对应的码道及干扰小区的码道,则根据相应的调制方式信息进行译码前软重构;
若未知且也未检测出所述码道的调制方式信息,则对所述码道进行盲重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小区的各码道设定相同或不同的消除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系数大于0且小于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和所述干扰小区重构信号获取消除干扰的主小区信号包括:
计算所述主小区重构信号的均值;
从所述接收信号中分别减去所述主小区重构信号和所述干扰小区重构信号,获取残余信号;
根据所述残余信号进行均衡并与所述均值相加,获取消除干扰的主小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91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