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LED灯为引诱光源的溺水捕杀害虫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8675.7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抒智;杨卫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国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引诱 光源 溺水 捕杀 害虫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灭有害动物或有害植物用的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光照的捕捉或杀灭昆虫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业上主要还是靠喷施农药杀灭危害农作物的害虫,这不仅污染空气、水源和土壤,还使人们食用的粮食、蔬菜和水果残留着农药的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影响食品安全,还易使害虫产生越来越强的抗药性,陷入恶性循环,且其严重污染土壤、破坏生态,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趋光性昆虫的视网膜上有一种色素,它能够吸收某一特殊波长的光并引起光反应,刺激视觉神经而趋向光源。
“趋光性”为众多昆虫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它体现着昆虫对环境条件的选择和适应,是物种在长期演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本能。在害虫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中,昆虫的趋光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根据昆虫有不同的敏感波谱范围和趋光反应峰,农业上也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害虫防治。
随着技术的进步,LED的优势不断展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除了室内外等通用照明外,LED在农业等特殊照明领域的应用也逐渐进入业界的视线,LED照明技术是已成为最有前景的无公害灭虫技术之一。
现有的LED诱虫灯,多采用“LED光源加高压杀虫网”的结构,其原理是根据趋光性昆虫的“趋光性”,用LED光源的灯光来吸引害虫,然后采用原有黑光灯或紫外线光灯中的带有高电压的杀虫网,来电击/杀灭害虫。
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随着被杀死的害虫在杀虫网上的增多/堆积,杀虫网的电击杀虫效果逐渐减退,灭虫效率逐步降低,需要人工及时清理才能保证杀虫效果,费时费力,人工清理杀虫网的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灭虫工作的正常、高效开展,亦不利于灯光灭虫工作的推广和应用。
此外,现有的LED诱虫灯,多是沿用“用LED发光器件代替原有发光光源”的思路,故其直接将LED发光器件的光束发射向四周空中,为了形成较大的出光面积,就需要较多的LED发光器件,其电源供电功率和发光器件的散热问题均影响到LED诱虫灯的制造成本,也影响到其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LED灯为引诱光源的溺水捕杀害虫的方法及装置,其采用溺水扑杀的方式,利用水冷方式替代传统的强制散热,且通过漫反射来形成较大的出光面积,从而提高了诱虫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良好的捕杀效率,达到安全、节能、环保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包括利用光源灯光来吸引害虫,然后采用杀虫装置来杀灭害虫,其特征是:
设置一水槽,用于容纳液体,充当害虫灭杀部件;在水槽中设置一高出液面的空心立柱,作为光源的支撑部件和LED发光部件的散热传导部件;在所述空心立柱的上端,设置一发光部件承载台,作为LED发光部件的固定部件和散热传导部件;在发光部件承载台的下方,设置LED发光部件,作为发光源;所述LED发光部件的出光面朝下设置,使得LED发光部件的出光向下射入液体中;在所述水槽底部的内表面,设置一反光层,用于对LED发光部件发出的光线进行漫反射,形成较大的出光面积;采用漫反射的方式来形成出光光源,吸引害虫;采用溺水扑杀的方式,用充有液体的水槽来构成杀虫装置;利用水槽中的液体、空心立柱和发光部件承载台,构成LED发光部件的冷却部件,将LED发光部件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传导和散出。
其中,所述LED发光部件的出光,经过液面折射到水槽底部,再经水槽底部的反光层反射到液面,再经过液面折射进入空气中,以提高液面上的光照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LED发光部件的安装角度,为与水平面的夹角成0~30度的范围内,以减少入射光强损失;所述LED发光部件的出光方向,向下射入液体中。
其所述的水槽通过对LED发光部件出光的漫反射,形成较大的出光面积,以进一步提高灯光对害虫的吸引能力。
其所述的液体为水或掺有杀虫剂的液体。
其所述的驱动电源为低压直流电源或低压脉冲电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工作的LED诱虫灯,包括LED发光部件和害虫灭杀部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害虫灭杀部件为一盛有水的水槽;在所述水槽的中间,设有一高出液面的空心立柱;在所述空心立柱的上端,设有一发光部件承载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国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国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8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