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NFC的冷链RFID温度电子标签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8096.2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2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吴波;毛嘉;鲁方林;徐志广;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物鼎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G06K17/00;H04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fc rfid 温度 电子标签 | ||
1.一种基于NFC的冷链RFID温度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
射频单元:为集成ISO/IEC 14443标准协议控制器的射频芯片,工作在被动模式下,当NFC读写设备发起命令操作时,根据命令的不同,向存储单元写入配置信息,或者从存储单元读取相应数据发送至NFC设备,其所有命令操作均符合ISO/IEC 14443协议标准;
实时时钟单元:自带晶振的RTC单元,运行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协调世界时)标准的实时时钟,用于记录当前的时间,在进行温度采集时,标定温度采集的这一时刻,可标定当前的实时时间;
温度采集单元:该单元为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由控制单元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当前环境温度模拟值,并转化为数字值,用于存储温度记录;
数据存储单元:此存储模块为一双口EEPROM,拥有两个访问通道,用于存储标签工作参数和温度时间记录,可同时被控制单元和射频单元读写;
控制单元:由低功耗的MCU构成,包括其基本IO单元,依据数据存储单元中的工作参数控制标签的工作运行模式;控制温度采集和实时时钟,写入记录到数据存储单元;响应NFC读写设备的控制命令,组织相关数据予以反馈。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基于NFC的冷链RFID温度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单元可与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建立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基于NFC的冷链RFID温度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频率为13.56MHz;最大传输速率为424kbps,工作在被动模式下时,最大传输速率为106kbps;调制方式为ASK;半双工传输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基于NFC的冷链RFID温度电子标签,所述射频单元上设置有天线,该天线采用蚀刻工艺,采用铝合金与PET制作,传输距离为0到10cm。
5.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基于NFC的冷链RFID温度电子标签,所述射频单元采用射频场能量供电,通过射频读写操作无需额外电源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基于NFC的冷链RFID温度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时钟单元集成38KHz低速晶振或外部连接高速16MHz晶振;时间采用UTC格式,可以获得当前的实时时间;并可通过寄存器操作设定时间;可以实现从5S到24H定时间隔设置,其精度为±3%。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基于NFC的冷链RFID温度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的温度测量范围为-20℃至60℃;测量误差为±0.5℃;采样精度为10bit;通过串行接口与控制单元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基于NFC的冷链RFID温度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为一双口EEPROM,可同时被射频单元和控制单元读写;存储容量为8K byte,最大可存储2000条温度记录;通过串行接口与控制单元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基于NFC的冷链RFID温度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采用低功耗的MCU,最大工作电流5mA;休眠时电流为3μA,休眠时RTC单元和Timer正常运行,依靠定时器唤醒,检测工作模式,进行温度记录,完成后继续进入睡眠,保证系统整体功耗最低,整体采用3V纽扣锂电池供电,最大连续工作时间可达3年。
10.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基于NFC的冷链RFID温度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其记录读取由NFC读写设备发起,所有命令按照ISO/IEC 14443标准的命令格式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物鼎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物鼎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80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