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磷尾气的脱磷催化反应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6053.0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2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蒋化;勾华杰;高翊;唐伟;张佳平;耿云峰;童显忠;谢有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大先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7;B01D5/00;B01D5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磷 尾气 催化 反应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反应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黄磷尾气的脱磷催化反应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磷在洗涤剂、农药、生物制药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从天然磷矿每提炼1吨黄磷产生2500~3000m3尾气,其典型组成见下表。
黄磷尾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不能直接排放,其主要杂质为总磷及总硫。早期国外主要用含有重金属如Hg、Cr、Cu盐的酸性溶液来氧化黄磷尾气中的还原性组分尤其是总磷(DE2213483;SU570386;SU618124)以达到排放要求,但这种液相氧化的方式又将带来重金属污染的问题。
随着高能耗、高污染的黄磷产业向欠发达国家的转移,我国成为了黄磷生产大国,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黄磷产量。各企业对黄磷尾气简单粗放的点火炬燃烧(俗称“点天灯”)相当普遍,这种处理方式不仅白白浪费大量热能,总磷、总硫转化成磷氧化物和SO2还引起酸气污染。近年来我国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对黄磷尾气净化后的再利用迫在眉睫。以云南省为例,2006年全省磷产量29万吨,排放的黄磷尾气中净含9.6亿m3CO,若能利用其中包含的热能甚至提纯CO作为羰基合成的原料气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环保价值。但黄磷尾气的组成复杂,净化难度大,尤以总磷的脱除最为关键,相关的具有可行性的净化技术屈指可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大先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大先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6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压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的加氢裂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