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视觉关注的多媒体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3831.0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2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14 | 分类号: | H04N5/14;H04N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觉 关注 多媒体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视觉关注的多媒体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音视频体验感要求越来越高,音视频处理的方式越来越依赖用户的意图。目前,对音视频的处理方式具体为人工设定处理方案,并通过后台程序将音视频文件按照相应处理方案相应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音视频文件显示出来。通过该处理方式对音视频文件进行处理需要设定完善的处理方案才能符合用户的意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视觉关注的多媒体处理方法及装置,实现了在不影响用户使用感受的情况下,通过确认用户的视线焦点完成对多媒体显示的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视觉关注的多媒体处理方法,包括:
检测显示屏内观看者对应的视线焦点位置;
根据所述视线焦点位置,获取与所述视线焦点位置对应的视线关联区域;
对所述视线关联区域对应的视频图像进行视频增强处理。
一种基于视觉关注的多媒体处理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显示屏内观看者对应的视线焦点位置;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视线焦点位置,获取与所述视线焦点位置对应的视线关联区域;
调整单元,用于对所述视线关联区域对应的视频图像进行视频增强处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视觉关注的多媒体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观看者的视觉焦点位置,并根据视觉焦点位置获取观看者的视线关联区域来确定观看者正在观看的区域,然后直接对所述视线关联区域进行调整以满足用户的体验感,实现了在不影响用户使用感受的情况下,通过确认用户的视线焦点完成对多媒体显示的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一种基于视觉关注的多媒体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一种基于视觉关注的多媒体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一种基于视觉关注的多媒体处理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另一种基于视觉关注的多媒体处理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另一种基于视觉关注的多媒体处理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另一种基于视觉关注的多媒体处理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7时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另一种基于视觉关注的多媒体处理装置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关注的多媒体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检测显示屏内观看者对应的视线焦点位置。
其中,检测观看者对应的视线焦点位置可以通过瞳孔-角膜反射向量法,实现方式如下:
用一红外辅助光源照射人脸部,在眼睛角膜表面形成反射像,此反射像被称为普尔钦(Purkinje)斑点。人眼在盯视屏幕不同位置,眼球会发生相应转动,假定观看者头不动的情况下,由于红外光发射二极管的位置固定,而眼球是一个近似的球体,所以当眼球移动时,可以认为普尔钦斑点的绝对位置是不变的,而虹膜和瞳孔的位置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普尔钦斑点和瞳孔与虹膜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发生变化,这种相对位置关系的确定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来实现,然后由他们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得出视线的方向,并由此取得视线焦点位置。
基于上述检测观看者对应的视线焦点位置的实现方法,所述检测显示屏内观看者对应的视线焦点位置的实现方法具体包括使用上述瞳孔-角膜反射向量法对所述多个观看者对应的视线焦点位置进行检测,并获取所有处于显示屏内的视线焦点位置。
所述检测显示屏内观看者对应的视线焦点位置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所述其它方式的具体实现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3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