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车库多点悬挂大惯量升降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2033.6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华;夏建华;肖佳鹏;刘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顺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车库 多点 悬挂 惯量 升降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升降平台,特别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多点悬挂大惯量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数量呈飞速增长趋势。普通的地上、地下停车场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汽车停放的需求,停车难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在日本、欧洲以及国内不少企业已开始转向立体车库的研发。立体车库主要包括车库的泊车位,设在车库泊车位中心的升降平台,设在升降平台上的旋转平台,设在旋转平台中心的存取平台以及消防系统、备用发电系统等,车辆开入存取平台上后,通过升降平台送至地下车库中相应的泊车楼层,旋转平台旋转使得其中心的存取平台与该楼层的空泊车位相对应,最后通过存取平台相应的存取车驱动机构推动汽车进入泊车位内,取出车辆时反之运行。
立体车库的升降平台由曳引系统驱动将其垂直送入相应泊车位所在的高度位置。目前的曳引系统均采用顶部悬挂,重心在钢丝绳以下,由于升降平台的直径较大,达到9米左右,其载荷大、惯性大,提升速度较快等原因,易偏载,重心不稳,且升降平台需要设置成厢形结构,增加了升降平台的体积和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悬挂稳定且可有效降低体积和质量的立体车库多点悬挂大惯量升降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体车库多点悬挂大惯量升降平台,包括X形升降平台以及曳引系统,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升降平台的四角底部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列依次安装有动滑轮A、动滑轮B、动滑轮C、动滑轮D,所述动滑轮A的正上方的悬挂梁上设绳头组合,动滑轮B、动滑轮C、动滑轮D正上方的悬挂梁上设置定滑轮B′、定滑轮C′、定滑轮D′;曳引系统的钢丝绳其中一端依次穿过定滑轮D′、动滑轮D、动滑轮B、定滑轮B′、定滑轮C′、动滑轮C、动滑轮A后与动滑轮A正上方的绳头组合连接固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升降平台的动滑轮设置在底部,钢丝绳交叉穿过升降平台的动滑轮实现对升降平台的多点悬挂,且升降平台重心在钢丝绳以上,悬挂稳定、可靠,且无需将升降平台设置成厢形结构,降低体积和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车库多点悬挂大惯量升降平台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车库多点悬挂大惯量升降平台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示出了本发明中立体车库多点悬挂大惯量升降平台结构,曳引系统包括曳引机11、钢丝绳14和滑轮组,曳引机11设在立体车库框架13的底部,曳引机11的曳引轮上缠绕有钢丝绳14,钢丝绳14的两端绳头与立体车库框架13顶端悬挂梁的绳头组合8和绳头组合9连接固定。在曳引机11与两绳头组合8、9之间的钢丝绳14上分别设有平衡块滑轮组和升降平台滑轮组,平衡块滑轮组的动滑轮上安装有平衡块10,而升降平台滑轮组的动滑轮上安装升降平台12。
升降平台12与升降平台滑轮组连接时采用多点悬挂结构。升降平台12为X形,其四角底部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列依次安装有动滑轮A1、动滑轮B2、动滑轮C3、动滑轮D4,动滑轮A1的正上方的悬挂梁上设绳头组合8,动滑轮B2、动滑轮C3、动滑轮D4正上方的悬挂梁上设置定滑轮B′5、定滑轮C′6、定滑轮D′7。
钢丝绳位于升降平台滑轮组的一端依次穿过定滑轮D′7、动滑轮D4、动滑轮B2、定滑轮B′5、定滑轮C′6、动滑轮C3、动滑轮A1后与动滑轮A1正上方的绳头组合8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顺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顺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20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