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变压器线圈的通风和层间隔开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0196.0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2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佩忠;陈波;葛宏斌;陈春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施能电器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H01F27/08 | 分类号: | H01F27/08;H01F2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1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变压器 线圈 通风 间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功率变压器线圈的通风和层间隔开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大功率变压器线圈绕制过程中,需要在变压器初次级线圈之间需要采用通风条隔开,以解决线圈散热问题。这样的结构其单个通风条易产生移动,影响到变压器的性能。另外目前的变压器初次级线圈具有很多输出端子,在制造过程中,这些输出端子容易移位,也影响到到变压器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大功率变压器线圈在通风和层间隔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大功率变压器线圈的通风和层间隔开结构。该通风和层间隔开结构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通风条移位和中间抽头移位的问题,以改善大功率变压器线圈的品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功率变压器线圈的通风和层间隔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条和若干EV隔片,所述通风条设置在初次级线圈之间;所述EV隔片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通风条的横截面为大致呈燕尾形状,所述通风条穿过各个EV隔片上的燕尾槽,通过通风条将各个EV隔片串接起来且各个EV隔片能在通风条上滑动;所述各个EV隔片将次级线圈的层间隔开。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大功率变压器次级线圈的输出端子上、下方各放置一片EV隔片。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多个EV隔片牵制通风条,以防止通风条的移动,提高了大功率变压器初次级线圈的品质,同时利用设置在中间抽头上、下方的EV隔片能够防止中间抽头上的输出端子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大功率变压器线圈的通风和层间隔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通风条与EV隔片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EV隔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图中所示的大功率变压器线圈的通风和层间隔开结构,其包括通风条100和若干EV隔片200,通风条100设置在初、次级线圈300、400之间;结合参见图2和图3,每一个EV隔片200上开设有燕尾槽210,通风条100的横截面为大致呈燕尾形状,这样通风条100就能将多个EV隔片200串起来,而且EV隔片200可以根据需要在通风条100上滑动,来对大功率变压器的次级线圈400的层间进行隔开,这样一来EV隔片200受到次级线圈400的压力后不能移动,而EV隔片200又牵制通风条100的移动。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次级线圈400的输出端子410上、下方各放置一片EV隔片200,利用两片EV隔片200将输出端子410夹紧,以防止其移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施能电器设备厂,未经上海施能电器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0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可见异物灯检线
- 下一篇:一种数字视频录像文件存储组织及检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