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力标准机的机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8590.0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4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姚进辉;许航;林建辉;王秀荣;郭贵勇;赖征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L25/00 | 分类号: | G01L25/00;G01L2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准 机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力标准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力标准机的机架结构。
【背景技术】
力值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及科学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物理量,力标准机的容量大小及计量性能水平的高低,是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国防及科学研究领域战略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国内最大的力标准机的量程为30MN,随着国内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力值的测量需求日益增多,因此需要建立更大的力值基标准,以满足国家航空航天工业、核电、冶金、机械以及大型桥梁建筑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申请人研发了一种量程为60MN的力标准机。
力标准机要求在受力情况下,其机架变形量要小,现有的力标准机机架主要采用动横梁结构或四立柱结构,动横梁结构的机架主要包括一上梁、一底座、四动横梁、四根丝杆等部分,四立柱结构的机架主要包括一上梁、一底座、四立柱等部分。采用动横梁结构,上下移动动横梁需通过丝杆升降来进行,若采用动横梁结构作为大力值的力标准机机架,则对四根丝杆的加工精度、安装等要求很高,存在加工技术难度大、造价高的问题。若采用四立柱结构作为大力值的力标准机机架,则用于锁紧立柱的螺帽容易松动,造成机架的平行度差,因而存在立柱锁紧难度大,锁紧费用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力标准机的机架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且结构简单,加工技术难度小,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力标准机的机架结构,包括一上梁、一底座,所述上梁的底面和底座的上表面对应地分别设有一定位孔,该机架结构还包括两对两两相向设置的凹形框架,每该凹形框架均含两突部;所述上梁呈倒T形,所述底座呈T形;每所述凹形框架的一突部与上梁的横边相卡合,该凹形框架的另一突部与底座的横边相卡合,且所述上梁与底座的横边侧边缘均贴合于凹形框架的内边缘,所述上梁与底座的竖边侧边缘均与突部的顶端贴合;所述底座的竖边长度值等于突部的顶端宽度值。
较佳地,所述凹形框架内部焊接有3-4块与该凹形框架形状完全一致的加强筋板。
较佳地,所述凹形框架与上梁焊接,所述凹形框架与底座焊接。
较佳地,每所述突部的顶端均设有复数个圆孔。
较佳地,所述上梁与凹形框架的衔接处、底座与凹形框架的衔接处均设有一固定板。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倒T形结构的上梁1、T形结构的底座,与两对两两相向设置的凹形框架相配合,使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技术难度小,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除去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图。
图2为本发明(除去固定板)的主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凹形框架的侧视图。
图4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所示,一种力标准机的机架结构,包括一上梁1、一底座2、两对两两相向设置的凹形框架3。所述上梁1的底面12和底座2的上表面23对应地分别设有一定位孔4,所述上梁1的底面12的定位孔(未图示)与底座2的上表面23的定位孔4,均是用于与相应部件定位的。所述上梁1呈倒T形结构,所述底座呈T形结构。
请再参阅图2-3,每所述凹形框架3均含两突部31,每所述凹形框架3的一突部31与上梁1的横边11相卡合,该凹形框架3的另一突部31与底座2的横边21相卡合,且所述上梁1的横边11侧边缘、底座2的横边21侧边缘均贴合于凹形框架3的内边缘,所述上梁1的竖边13侧边缘、底座2的竖边22侧边缘均与突部31的顶端311贴合;所述底座2的竖边22长度值等于突部31的顶端311宽度值。每所述突部31的顶端311均可设有复数个圆孔312,使得本发明受力时,凹形框架3能通过圆孔312的变形削除应力。
请再参阅图4,每所述凹形框架3均与上梁1焊接,每所述凹形框架3均与底座2焊接,为了使本发明受力时变形量较小、使机架更加稳定,所述上梁1与凹形框架3的衔接处、底座2与凹形框架3的衔接处均设有一固定板5,每所述固定板5均与上梁1、底座2、凹形框架3焊接。
本发明采用整体焊接结构,使得力标准机的机架受力时变形量小,且加工技术难度小。所述凹形框架3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每该凹形框架3的长边和宽边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凹形框架3内部焊接有3-4块与该凹形框架3形状完全一致的加强筋板,使本发明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倘若生产工艺允许,也可将所述凹形框架3制成实心的钢板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8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