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油降凝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6710.3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3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付亚荣;刘春平;马永忠;李冬青;付森;李东昊;付茜;杨中峰;付丽霞;曹瑾;胡雄翼;王冰;姜一超;文云飞;杨君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88 | 分类号: | C09K8/588;C09K8/524;F17D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降凝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油化学处理剂,是一种原油降凝剂。
背景技术
目前,高凝不含水或低含水原油在开采过程中,因凝固点高造成抽油机负荷增大,特别是在停电重新起抽时,瞬时负荷极大,致使抽油杆断脱现象时有发生。
在油田的输油管线内输送高凝不含水或低含水原油,因原油凝固点高流动性差,必须采用升高首站压力来保证原油的正常输送;有的添加降凝剂降低原油凝固点输送,但不同的原油对降凝剂的适应性有很大的差异。
康万利等我发表在2005年第4期上的原油降凝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介绍了国内外原油降凝剂的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原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结构特征、降凝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原油组成、热处理温度、冷却速度、降凝剂加入量、剪切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给出了国内现有降凝剂的种类和国内外降凝剂的现场应用实例。提出应加强原油降凝剂降凝机理、对用于原油降凝与降粘的不同化学剂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以及原油降凝剂研究方向等问题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油降凝剂,定期从油井的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加入到油井原油中,能使高凝油井原油凝固点下降;加入到长输管线中,能使长输管线中原油凝固点下降。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原油降凝剂的原料(组分)包括:
1、苯乙烯-顺酐树脂的脂肪醇酯,别名:SMA酯化树酯。黄洪周主编的中国表面活性剂总览一书,第523页;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性质: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降凝、降黏和防蜡性能。用途:含蜡原油的开采、输送用做降凝降黏剂,也是防蜡降凝剂,是一种新型的集采助剂。生产单位:大庆石油学院。
2、丙烯酸十八醇酯-苯乙烯共聚物降凝剂,别名:原油降凝剂MS。黄洪周主编的中国表面活性剂总览一书,第524页;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性质:具有较好的降凝性。用途:原油降凝剂,加入江汉原油中,500mg/l可使原油凝固点从28℃降至17℃。用此法可替代高含蜡原油开采和加热输送法管输方法。生产厂家:江汉石油学院
3、新型原油流动性必进剂MSMO,别名:降凝、降黏、防蜡剂MSMO。黄洪周主编的中国表面活性剂总览一书,第525页;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性质:分子中具有多个亲油基团和亲水基团,既可以很好地吸附原油中各种烃和输送的原油中的水份,还具有很好的分子柔性,因此它可以全面地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能,大幅度地减少其流动阻力,起降凝、降黏、防蜡作用。用途:原油输送流动改进剂,新型降凝、降黏、防蜡剂,能大幅度地减少原油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损失,故能从根本上达到节能的目的。生产厂家:齐齐哈尔大学化工学院。
4、脂肪酰亚胺化聚烯烃马来本酸酐共聚物,别名:T811润滑油助降凝剂。黄洪周主编的中国表面活性剂总览一书,第530页;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用途:T803降凝剂的替代物,多级油倾点润滑油助降凝剂。生产单位: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兰州炼油化工总厂添加剂厂。
5、N-(全氟辛酰氨基)丙基三甲基碘化铵。黄洪周主编的中国表面活性剂总览一书,第101页;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性质:具有疏水和疏油两种性质,能大幅度降低汽油的表面张力,添加0.002%表面张力为25mN/m。使得汽油在汽车汽化室内的雾粒变细,燃烧更充分。用途:新型汽油节油剂,当汽油中加入0.0002%~0.0003%后,可节油15%以上。生产单位: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6、全氟癸烯对氧苯甲酰胺丙基三乙基碘化铵。黄洪周主编的中国表面活性剂总览一书,第102页;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用途:油溶性表面活性剂;生产单位: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
7、负10#柴油。市场上能采购到。
8、200#溶剂油。市场上能采购到。
原油降凝剂,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
1、苯乙烯-顺酐树脂的脂肪醇酯:3.5~4.0%;
2、丙烯酸十八醇酯-苯乙烯共聚物降凝剂:2.0~2.25%;
3、新型原油流动性必进剂MSMO:10.5~11.0%;
4、脂肪酰亚胺化聚烯烃马来本酸酐共聚物:0.0001~0.00015%;
5、N-全氟辛酰氨基)丙基三甲基碘化铵:0.0002~0.0003%;
6、全氟癸烯对氧苯甲酰胺丙基三乙基碘化铵:0.0001~0.00015%;
7、负10#柴油:30~35%;
8、其余为200#溶剂油,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6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式涂装悬链阻挡器
- 下一篇:酒伴侣用调酒器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