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外部设备的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5862.1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6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安伟;余瑞馨;葛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杨暄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外部设备 电子设备 | ||
1.一种用于外部设备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具有主体连接器的主体;
支持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所述支持部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外部设备的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以及位于所述前支撑部和所述后支撑部之间的开口,
当所述支持部被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时,所述主体连接器从所述开口露出,以便在将所述外部设备插到所述前支撑部和所述后支撑部之间时,所述外部设备的外部设备连接器与所述主体连接器互相插接以实现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还包括其底部和一侧敞开的支持部壳体,所述支持部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前支撑部和所述后支撑部的固定件,在所述支持部壳体的顶壁的靠近所述一侧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凸部或至少一个定位凹部;
所述主体包括底部敞开、其余部分呈闭合状态的主体壳体以及覆盖所述底部的底板,所述主体壳体的一部分包括宽、高分别小于所述主体壳体的宽、高的台阶部,所述主体连接器从所述一部分的除所述台阶部以外的其余部分向上伸出,在所述台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凸部相适配的至少一个定位凹部或与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凹部相适配的至少一个定位凸部,
当所述支持部被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时,所述支持部壳体的所述一侧的边缘部分贴合在所述台阶部的表面上,使所述支持部壳体的外表面与所述主体壳体的外表面在贴合处取平,且所述主体的底板覆盖所述支持部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部为三个,所述定位凸部为三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的位于所述主体壳体的所述一部分的露出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部,在所述支持部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部相适配的至少一个接受部,当所述至少一个安装部被安装到所述至少一个接受部中时,所述支持部被安装到所述主体,当所述至少一个安装部从所述至少一个接受部中脱离时,所述支持部从所述主体上拆卸下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两个,所述安装部为两个,所述接受部为两个,且三者分别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安装部具有螺钉以及与所述底板一体形成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具有表面光滑的柱状部和比所述柱状部的直径大的螺纹部,
其中,所述螺钉穿过所述螺钉孔被旋入所述突出部中,以使所述柱状部位于所述突出部内、并且所述螺纹部穿过所述突出部并伸出到所述突出部以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接受部包括设置在对应的固定件上的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持部壳体的所述顶壁的所述内壁面的对应于所述通孔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包括螺纹孔,在所述支持部被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时,所述螺钉的所述螺纹部可穿过所述通孔并旋入所述螺纹柱的所述螺纹孔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的头部包括可通过硬币被旋转的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螺钉孔分别位于所述主体连接器的左右两侧,并且相对于所述主体连接器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螺钉孔各自的中心的连线靠近所述主体连接器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且相互平行。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设备连接器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心线到所述外部设备的前表面的垂直距离为A、到所述外部设备的后表面的垂直距离为B;所述主体连接器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心线到所述前支撑部的与所述后支撑部相对的表面的垂直距离为A’、到所述后支撑部的与所述前支撑部相对的表面的垂直距离为B’,其中,A=A’并且B=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58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携式装置及其状态调整方法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循环水智能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