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冲水马桶喷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4931.7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魏富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之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1/38 | 分类号: | E03D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水 马桶 喷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桶冲水喷管,尤其涉及一种微冲水马桶喷管,属于卫生洁具领域。
背景技术
冲水马桶由于其方便卫生等优点,已为社会推广,绝大部分家庭和公共场所都广泛使用冲水马桶,然而,随着冲水马桶的广泛使用,为人们带来了新的问题,水是不可再生资源,在为马桶冲水的同时带来的水资源的浪费成为新的问题,而目前的马桶冲水喷管一般都是用加大水流的方式来实现冲洗干净的目的,这样无形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浪费水资源,且冲水效果不佳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微冲水马桶喷管。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冲水马桶喷管,包括给水管和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水口,所述至少一个出水口朝向马桶内壁并贴合于马桶内壁。
所述贴合为至少一个出水口朝向马桶内壁,并且与马桶内壁无间隙相连接,当水从出水口流出,可直接作用于马桶内壁,少量水即可清洁马桶内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节省水资源,并且由于出水口朝向马桶内壁并贴合于马桶内壁,可以达到少量的水同样可以冲洗干净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喷水管设有出水口的另一面与马桶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弹性撑持装置。
进一步,所述喷水管上设有至少一个缝状出水口,所述缝状出水口贴合后的宽度小于2毫米;或者所述喷水管上设有至少三个圆孔形出水口,所述圆孔形出水口贴合后的直径小于2毫米。
采用所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缝针或圆孔形出水口可以有效加大水的压力,使冲洗更干净。
进一步,所述喷水管内末端位置设有至少一个节水堵头,所述出水口的末端的喷水管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开放出水孔,所述节水堵头用于堵住或打开该开放出水孔。
进一步,当所述出水口为缝状出水口时,所述开放出水孔的直径大于缝状出水口的宽度;当所述出水口为圆孔形出水口时,所述开放出水孔的直径大于圆孔形出水口的直径,所述至少一个开放出水孔用于流出堵塞喷水管的较大的堵塞物,所述节水堵头由水流压强控制,当水流压强小于节水堵头的耐受力时,节水堵头处于平时状态,所述节水堵头将开放出水孔堵住,阻止开放出水孔出水;当水流压强大于节水堵头的耐受力时,节水堵头压缩变小至喷水管两端,开放出水孔出水。
进一步,所述节水堵头包括一端与喷水管内部滑动接合的堵头和弹簧,所述弹簧用于限定堵头在喷水管内部滑动且设于堵头与喷水管端部之间;或者所述节水堵头为一端与喷水管内部活动密合的压缩气仓,所述压缩气仓另一端与喷水管内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或压缩气仓的耐受力为预设的相等的压力,当出现有堵塞喷水管的物体时,控制加大水压,使弹簧和压缩气仓压缩,露出开放出水孔,使堵塞喷水管的物体随水流从开放出水孔流出。
进一步,所述喷水管外部设有与马桶合成一体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局部或全部挡住喷水管,并设于喷水管上未设有出水口的一面。
采用所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喷水管采用遮挡件起到美观及防止喷溅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开放出水孔与缝状出水口相连接。
所述节水堵头后的喷管上可置卸压孔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微冲水马桶喷管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微冲水马桶喷管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的微冲水马桶喷管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的微冲水马桶喷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微冲水马桶喷管,包括给水管1和喷水管2,所述喷水管2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水口21,所述至少一个出水口21朝向马桶内壁并贴合于马桶内壁。
所述喷水管2上设有一个缝状出水口21;所述缝状出水口21的宽度小于2毫米。
所述喷水管2外部设有遮挡件。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微冲水马桶喷管,包括给水管1和喷水管2,所述喷水管2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水口21,所述至少一个出水口21朝向马桶内壁并贴合于马桶内壁。
所述喷水管2上设有十个圆孔形出水口21;所述圆孔形出水口21的直径小于1毫米。
所述喷水管2外部设有遮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之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之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49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车载设备的通讯系统及通讯方法
- 下一篇:真空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