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4220.X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恒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11/00 | 分类号: | B41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记录介质进行处理的记录装置中,记录介质的防褶皱对策成为一个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对记录介质的背面侧进行负压抽吸,从而抑制记录介质的褶皱的方法。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通过使输送辊翘起,从而抑制记录介质的褶皱的方法。
另外,作为向记录介质喷射流体以记录图像或文字等的记录装置之一,已知一种喷墨式打印机。在这种喷墨式打印机中,当使用需要进行渗透干燥或蒸发干燥的油墨(流体)时,为了使喷射到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干燥,而需要设置加热装置。但是,该加热装置的加热会使记录介质发生热拉伸,从而有时会由于该热拉伸量出现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处而发生歪扭,并由此产生宽度方向上的如波浪这样的褶皱。而且,由于该褶皱的大小根据加热的程度而变化,因此这种防褶皱对策成为了一个课题。
专利文献1中的方法中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对记录介质的背面侧进行负压抽吸,因此在其结构上难以抑制记录介质由于宽度方向上的热拉伸而产生的褶皱,而且,由于为了使负压均匀化而需要风扇或抽吸室等的机构,因此成本较高。
此外,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存在如下问题,即,用于使辊翘起的机构以及控制比较复杂,从而难以应对根据加热程度而产生的褶皱的大小的变化。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58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919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记录介质由于宽度方向上的热拉伸所引起的褶皱的产生的记录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装置具有:记录头,其向记录介质喷射流体;输送装置,其沿着支承面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加热装置,其对上述支承面上的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加热,所述记录装置采用具有了如下结构,即,使上述支承面在与输送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随着从两端部趋向于中央部而向上方突出,并且具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能够根据由于上述加热装置的加热而产生的、上述记录介质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热拉伸量,而对上述中央部处的突出量进行调节。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从而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宽度方向上形成了从支承面的中央部向两端部的、朝向下方的坡度,因此即使记录介质在该支承面上被加热,也能够通过重力对记录介质进行控制(引导),从而使记录介质的热拉伸量出现在宽度方向两端部,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该热拉伸量出现在宽度方向中央部而发生歪扭并形成褶皱的现象。而且,由于能够通过该中央部的突出量而对朝向下方的坡度进行控制,因此能够通过调节该中央部的突出量,从而容易地实施用于应对根据加热的程度而产生的、褶皱的大小变化的动作。
此外,在本发明中采用了如下结构,即,上述调节装置具有转换部,所述转换部将具有上述支承面的支承部件由于上述加热装置的加热而产生的热拉伸,转换为上述中央部处的突出量。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从而在本发明中,由于当记录介质在支承面上被加热时,具有该支承面的支承部件也被加热,因此能够通过将支承部件的热拉伸转换为中央部的突出量,从而以使支承面的中央部的突出量自动地对应于记录介质的热拉伸量的方式,而对支承面的中央部的突出量进行调节。
此外,在本发明中采用了如下结构,即,上述转换部具有约束部,所述约束部在上述宽度方向上对上述支承部件的两端部的位置进行约束。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从而在本发明中,当在宽度方向上对支承部件的两端部的位置进行约束时,将能够在由于加热而使支承部件在宽度方向上发生了热拉伸时,使支承部件的中央部以弯曲的方式而突出。
此外,在本发明中采用了如下结构,即,上述支承部件具有如下的形状,即,沿着在设置有上述支承面一侧的相反一侧具有曲率中心的假想曲线,而在上述输送方向上被弯曲的形状。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从而在本发明中,由于当在输送方向上对具有该被弯曲了的形状的支承部件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约束,并在通过加热而使支承部件在宽度方向上发生了热拉伸时,热应力(内部残留应力)将朝向支承面侧产生作用,因此能够将变形控制成使支承面侧形成凸起。
此外,在本发明中采用了如下结构,即,上述支承面的上述中央部处的突出量被调节成,越趋向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则越增大。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从而在本发明中,能够应对由于加热而产生的、越趋向于输送方向下游侧则越增大的、记录介质的热拉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42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