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饮料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3874.0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8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鸣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捷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料 保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饮料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料口味或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夏天往往都喜欢冰镇的饮料。目前的饮料机大多是将冰水混入饮料中,以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如申请号为200610050810.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冰镇饮料机,请参见图1,其在使用时将饮料和冰块加入到其容体内,并利用旋转的两片小刀片,使冰块和饮料一次性混合,达到快速冷却的效果。
但是,这种将饮料与冰水混合的方式,虽然可以到达快速冷却的效果,但是也会影响饮料的口感,尤其是添加了冰块后的饮料到后面会让人觉得口味越来越淡,越来越差。而且,在制作冰镇饮料时,需要将饮料倒入到饮料机的容器中,由于饮料机的容器往往较大,而饮料瓶的开口却较小,操作起来费时费力,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饮料保温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饮料机操作不便,制作的冰镇饮料口感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饮料保温装置,包括箱体、隔板、冰块容置箱及一个以上龙头。箱体前部设置有一箱门;隔板设置在箱体中,并使隔板上方的箱体内部空间形成保温腔,且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倒置安装饮料瓶的一个以上饮料安装口;冰块容置箱设置在保温腔中,且冰块容置箱上开设有一个以上气孔;龙头与饮料安装口连接。
进一步的,隔板上设置有一个以上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饮料保温装置,还包括接水槽,其设置在箱体中,并位于隔板下方,且其上表面开设有与出水孔相对应的开口。
进一步的,气孔均开设在冰块容置箱的正面,且位置最低的气孔到冰块容置箱的底面之间留有间距。
进一步的,箱体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导轨,冰块容置箱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上。
进一步的,导轨又包括起支撑作用的水平部及起导向作用的轨道部,水平部和轨道部均与箱体的内壁固接,且轨道部架设在水平部上。
进一步的,冰块容置箱两侧靠近底边前缘的位置分别固接有相对称的转动轴,两根转动轴分别架设在两侧的轨道部上;两个轨道部的前端均设置有转动槽,用于容纳转动轴,并允许转动轴在转动槽中转动;冰块容置箱的背面设置有可打开的盖板。
进一步的,轨道部设置成中间高两侧低的坡道。
进一步的,饮料安装口上设置有螺纹,且饮料安装口上的螺纹与饮料瓶口上的螺纹相对应。
进一步的,箱体的材质成份配比包括:
高密度聚乙烯 85重量份;
低密度聚乙烯 5重量份;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3重量份;
乙烯-醋酸乙烯 5重量份;
纳米级硫酸钡复合物 1.5重量份;
色粉 0.5重量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饮料保温装置,其制冷方式不用向饮料中加入冰块,保证了饮料的纯正口感。
2、本发明的饮料保温装置,装入冰块及安装饮料瓶都方便快捷,无需将饮料从饮料瓶中倒出,而是直接将饮料瓶倒置安装到隔板上,操作起来省时省力。
3、本发明的饮料保温装置,使用过程中无需使用电能,且保温效果好,绿色无污染。
4、本发明箱体的材质由主体材料HDPE和多种高聚物及纳米材料混合制成,大大提高了材质性能,使饮料保温装置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申请号为200610050810.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冰镇饮料机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饮料保温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冰块容置箱与轨道部的结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冰块容置箱与轨道部的结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冰块容置箱与轨道部的结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饮料保温装置装冰块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饮料保温装置安装饮料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饮料保温装置关闭箱门后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饮料保温装置抽出接水槽4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捷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捷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3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