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和医疗用袋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3453.8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9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有泉刚;雨宫直也;折户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M1/30 | 分类号: | B41M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王大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和医疗用袋。
背景技术
作为医疗用袋,已知通过将树脂性片材熔接,从而在内部密封有输液或腹膜透析液等液体的医疗用袋(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用一对密封金属模具夹住筒状片材的上下开口端并加热,由此来熔接片材。
另外,在收纳液体之前,在熔接后的片材的表面印刷上各种显示图案。该印刷中使用疏水性的油墨,具体为紫外线固化性的油墨。需要说明的是,将内部密封有液体的医疗用袋包装后,对其实施高压蒸汽灭菌。
但是,现有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存在印刷在片材上的显示图案在高压蒸汽灭菌时发生剥离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088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印刷在片材上的显示图案发生剥离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和医疗用袋。
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1)~(10)的本发明达成的。
(1)一种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是使用片材来制造医疗用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准备片材,所述片材由主成分为聚丙烯的树脂构成,杨氏模量为100~250MPa,水接触角为70~90°,
对上述片材的实施印刷的部位的表面进行放电处理,
在上述片材的经放电处理的部位使用紫外线固化性的油墨进行印刷,
对印刷后的上述油墨照射紫外线,使该油墨固化。
(2)如上述(1)所述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片材的构成材料中的上述聚丙烯的含量超过50wt%。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放电处理为电晕放电处理。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放电处理中,在产生放电的电极间施加的电压的频率为20~50kHz。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放电处理中,产生放电的电极与上述片材之间的距离为2~10mm。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使上述片材和产生放电的电极以350~450毫米/秒的速度相对移动的同时,进行上述放电处理。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紫外线的照射能量为4.8~6.0kW。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其中,一边使上述片材以350~450毫米/秒的速度移动,一边进行上述紫外线的照射。
(9)如上述(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印刷为凸版印刷。
(10)一种医疗用袋,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上述(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制造的。
根据本发明,由于对片材的实施印刷的部位的表面进行放电处理,所以该片材的实施印刷的部位的表面的浸湿性提高,由此,能够防止印刷在片材上的显示图案剥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医疗用袋的构成例的正视图。
图2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的装置的构成例的图。
符号说明
1医疗用袋
2袋主体
21片材
22、23密封部
24孔
3第1空间
4第2空间
30、40液体
5间隔部
6排出口
61排出口主体
62外筒
100电晕放电装置
200印刷装置
210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和医疗用袋。
图1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医疗用袋的构成例的正视图,图2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医疗用袋的制造方法的装置的构成例的图。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图1中的上侧作为“基端”、将下侧作为“前端”进行说明。
如这些图所示,医疗用袋1具备袋主体2和排出口6,在袋主体2内填充有液体。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医疗用袋1,既可以为袋主体2的内部被划分为多个空间的多室容器,也可以为具有1个空间的单室容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多室容器、即袋主体2具有内部收纳液体的第1空间3和第2空间4的情况作为一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34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