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乳化型的全合成切削液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2603.3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侯海燕;何集宝;李集周;李灿明;欧博明;胡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太平洋博高润滑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0 | 分类号: | C10M173/00;C10M169/04;C10N40/22;C10N30/12;C10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李赞坚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 合成 切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用的切削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自乳化酯为主料的自乳化型的全合成切削液。
背景技术
水基金属切削液问世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于其低廉的成本及优良的冷却特性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发展至今,水基金属切削液在某些金属加工领域已处于主导地位。目前,中国的水基金属加工液体系通常使用石油磺酸盐作为乳化体系,配方中的其它添加剂也大都是对环境有污染的,甚至可能对人体有毒害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全合成的切削液,是由表面活性剂、水溶性防锈剂和水溶性润滑剂组成,是一种颗粒极小的胶体溶液,其润湿性好,渗透能力强,冷却和清洗性能好,也有一定的润滑作用,而且其稳定性较乳化液好,使用周期长,但由于不含油,且清洗能力强,很容易把机床导轨面上的润滑油清洗掉,造成刀架移动困难,并容易在这些可移动部件的接触面产生锈蚀。
此外,近些年兴起的全合成切削液多以聚醚作为乳化和润滑主体,在加工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切削液的润滑在加工中由于聚醚的析出而迅速下降,如用于加工镁合金的切削液抗硬水性几乎难以达到5000ppm以上,如切削液的稳定性和寿命等等问题。因此,研制以环保的、可再生原料为基础的、高性能长寿命的全合成的金属加工液已经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乳化型的全合成切削液,通过配方设计,提高综合性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乳化型的全合成切削液,由下列重量组分组成:
自乳化酯 10%-20%;
表面活性剂 8%-15%;
防锈剂 2%-5%;
缓蚀剂 1%-2%;
杀菌剂 1%-3%;
水 55%-65%。
优选地,所述自乳化酯为改性的可乳化的合成酯。
优选地,所述自乳化酯是植物油酯、动物油酯、油酸酯中的一种或为由植物油酯、动物油酯合成的酯或为由合成酯复合而成的酯。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优选地,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由A料与B料反应而得,其中:A料为烷基胺、三乙醇胺、单乙醇胺、2-氨基-2-甲基-1-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B料为油酸、羧酸、二聚酸、妥尔油酸、蓖麻油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失水山梨醇油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防锈剂为硼酸、葵二酸、三聚酸、二聚酸、有机羧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缓蚀剂为磷酸酯、妥尔油、2-氨基-2-甲基-1-丙醇、偏硅酸钠、改性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杀菌剂为三嗪衍生物、吗啉衍生物、3、3-亚甲基(5-甲基噁唑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自乳化型的全合成切削液,摒弃现有技术中的全合成切削液采用聚醚等为主要原料的技术方案,由自乳化酯、表面活性剂、防锈剂、缓蚀剂、杀菌剂组成,这种以自乳化酯为主的乳化体系,使该切削液有优良的稳定性,润滑性能,能适应各种铝材的切削加工,除了能用在铝合金、镁合金的加工上,也可以用在铸铁、不锈钢等金属的加工上。尤其在镁合金切削加工上,本发明中的独特配方,不仅使镁合金在5%的稀释液中、55℃下连续浸泡30天以上,不产生变色腐蚀现象,有效抑制镁合金在水中的氢释现象,而且本发明的抗硬水高达12000ppm。总的说来,本发明的自乳化型的全合成切削液无异味、无毒、无污染,有优良的稳定性,防腐性、润滑性、防锈性和有极高的抗硬水性,在铝金属和镁金属等金属加工中有优异的表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申请人创造性地以自乳化酯作为主要原料,配以表面活性剂、防锈剂、缓蚀剂、杀菌剂这些原料,再通过对各原料的重量组成进行合理设置,得到的自乳化型的全合成切削液,其综合性能大大提高。
下面对本发明做更详细的描述:
现有技术中的全合成切削液,因为防锈性和抗硬水性能差导致了对金属的耐腐蚀方面差,产品在加工中容易腐蚀变色,切削液使用寿命短。而且往往因为润滑性不够,而导致加工表面光洁度不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太平洋博高润滑油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太平洋博高润滑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2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