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田摩托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1846.5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兴平 |
主分类号: | A01B51/02 | 分类号: | A01B5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田 摩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田摩托。
背景技术
农业粮食收获逐渐机械化,各式各样的收割机陆续出现,随着平原地区农业机械的普及,僻远山区也开始逐步实现农业收割的机械化,借此小型机械得到很大程度的利用,为了更便捷的运用到山区服务,技术人员做了很多的改进,可农业机械大多数都运用在旱地里,运用在水田里的农业机械涉及的很少,主要是因为深水田里的泥脚较深,收割机的轮子容易陷在泥脚里,致使收割机在水田里行走很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深水田里顺利行走的水田摩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田摩托,包括设在机体底部的履带,所述履带外表面设有支脚;机体两侧设有托板,且所述托板的下表面呈弧形,托板与机体之间通过横杆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深泥脚田里的庄稼收割工作变得简洁易行,支脚的设置给机器提供了足够的摩擦力使之前行,托板的设置使机器在泥田里不会陷入泥脚太深,托板增加了机体对泥田的作用面积,从而使单位面积的作用力减小;同时托板产生的浮力减小了机体对泥田的作用力,托板下表面为弧形减小了机器在行进间的阻力,所以支脚和托板的结合运用使机器在深泥脚田正常行走。
进一步,所述支脚高30~50cm,宽15cm,厚5cm,且两支脚间的距离为30~50cm,这样的尺寸能使发动力输出同样的功的时候功率最大。
进一步,考虑到机械的灵活性和占用空间,以及机械所需的浮力要求,托板宽为50~70cm。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水田摩托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水田摩托结构俯视简易图;
图3是本发明水田摩托托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田摩托,包括收割装置、脱粒装置和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位于水田摩托的底部,脱粒装置位于摩托的中部,收割装置位于摩托的前部,如图1所示,所述行走装置中的履带2上设有间距为30~50cm的支脚1,且高30~50cm,宽15cm,厚5cm如图2所示,水田摩托的两翼各设有托板3,且宽为50~70cm,托板与行走装置之间通过横杆4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托板的下表面呈弧形。
使用时,支脚1的设置给机器提供了足够的摩擦力使之前行,托板3的设置使机器在泥田里不会陷入泥脚太深,托板3增加了机体对泥田的作用面积,从而使单位面积的作用力减小;同时托板3产生的浮力减小了机体对泥田的作用力,托板3下表面为弧形减小了机器在行进间的阻力,支脚1和托板3的结合运用使摩托在深泥脚田如在旱地一样工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兴平,未经朱兴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8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