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生白藜芦醇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1725.0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吉民;孙奎香;王秀贞;杨伟强;熊柳;孙庆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39/21 | 分类号: | C07C39/21;C07C37/70;A23L3/3472;A23L1/29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藜芦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藜芦醇的提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从花生中提取白藜芦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又名长生果,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主要的植物油和植物蛋白资源,我国花生资源极其丰富,是世界花生产量最高、出口量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量的1/3。我国年种植花生面积达290万公顷,总产量近1500万吨,但是我国的花生副产物大部分用作燃料,其余作为废渣被随意丢弃,其附加值远未得到开发,甚至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由于花生副产物中的活性成分含量丰富,功能成分较多,所以对花生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花生副产物中含有一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由于白藜芦醇含量较少,提取有难度,但它作为继紫杉醇之后又一大抗癌药物,所以研究价值极高。
白藜芦醇(resveratrol)[3]化学名为芪三酚,分子式C14H12O3,分子量228.25,是植物体内天然的二苯乙烯类多酚物质,具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反式异构体的生理活性强于顺式异构体,在紫外线照射下反式白藜芦醇转化为顺式异构体,反式白藜芦醇为白色,浅黄色晶体,元素分析分子式C14H12O3,分子量228.2,顺式,反式白藜芦醇均可与葡萄糖结合,形成顺式或反式白梨芦苷,它们与白藜芦醇一样具有生理活性。
国际上对白藜芦醇提取物的研究开发十分活跃,其产品的种类很多,在国际上的销售额已达千万美元以上。国内外相继开发出多种药品和保健品。目前采用的白藜芦醇提取物提取工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有机溶剂提取法:主要用于提取脂溶性基团占优势的白藜芦醇,在专利“花生根提取白藜芦醇的生产方法”中公开了一种采用有机溶剂做提取溶剂来提取,但是本方法提取时间长、耗能高,不利于成本的节约。
②超声波辅助热浸提法:采用超声波辅助化学法浸提花生白藜芦醇,是目前比较新的方法。其原理是超声波可在液体中产生“空穴作用”,而“空穴作用”产生的冲击波和射流可以破坏植物细胞和细胞膜结构,从而增加细胞内容物通过细胞膜的穿透能力,有助于白藜芦醇的释放与溶出。但是反应不容易控制,且有副反应发生,同时不能工业化生产,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
③微波法:微波指频率在300~300000MHz之间的电磁波,亦称超高频波。利用微波可为极性物,如水等选择性吸收,从而被加热,而不为玻璃、陶瓷等非极性物吸收,具穿透性的原理进行萃取。在专利“一种萃取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方法”中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作用达到对溶剂和基质加热,从而对花生根中的白藜芦醇进行提取。然而,微波萃取在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机溶剂的残留以及微波穿透物质内部时的衰减问题等。
④微生物提取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来生产白藜芦醇,在专利“利用黑曲霉发酵花生根提取白藜芦醇的方法”中提供一种利用黑曲霉发酵花生根提取白藜芦醇的新方法。但是该方法成本高、可操作性不强。
⑤超临界CO2提取法:采用超临界CO2的方法的提取工艺,专利“超临界CO2提取虎杖白藜芦醇工艺”中公开了一种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并用无水乙醇和2-丙醇混合溶剂作改性剂,但是本方法提取工艺复杂。
⑥大孔树脂吸附法:吸附树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吸附剂,它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吸附选择性独特、不受无机物存在的影响,使用周期长、宜于构成闭路循环,节省费用等诸多优点,避免了用有机溶剂提取分离而造成的有机溶剂回收难、易燃易爆、对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现已用于白藜芦醇物质的提取。但是大孔树脂使用过程中破碎严重,使用寿命短,样品预处理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花生白藜芦醇提取方法,其为白藜芦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且食品研究中发现花生活性成分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合理有效地综合利用花生资源、构建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的绿色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花生白藜芦醇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浸提罐和浓缩罐;
(2)浸提罐内加入花生壳和浸提溶剂,其重量配比为1∶8~15;
(3)投料完成,进行浸渍:密封浸提罐,打开压力阀,使浸提罐内压力保持在-0.01~-0.1MPa,保持10~15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未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泥发酵原位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集污泥减量的装置
- 下一篇:生物接触氧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