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直放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1458.7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0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印斌;廖德祥;王昌文;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虹远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6 | 分类号: | H04B10/16;H04B10/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孙伟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直放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放站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直放站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直放站能有效地解决由于建筑物的遮挡、以及地面吸收、空间损耗等因素而造成射频通信基站覆盖范围不能达到理想覆盖的问题,但是传统的光纤直放站通常包括光纤近端机由双工器、近端光一体化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光纤远端机由双工器、远端光一体化模块、射频一体化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光纤近端机与光纤远端机中间往往采用单模传输光纤相连,即大多采用对传输链路的光纤进行主从备份,或者仅能做到对部分射频模块的并联备份,不具备整个系统全冗余热备份和核心模块交叉热备份等功能,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全冗余交叉热备份的光纤直放站,提高其保障机制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对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直放站系统,包括:
第一近端机,通过电桥与外部的基站相连接;
第一近端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第一近端机供电;
第一远端机,通过光纤与所述第一近端机连接;
第二近端机,通过电桥与外部的基站相连接;
第二近端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第二近端机供电;
第二远端机,通过光纤与所述第二近端机连接;
射频开关,分别接收所述第一远端机和第二远端机的输出;
重发天线,用于发射所述射频开关输出的信号;
近端电源热备份控制模块,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近端电源模块和第二近端电源模块;
交叉备份控制切换模块,用于第一远端机和第二远端机的切换,以及第一远端机和第二远端机中关键单元的交叉切换;
第一远端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第一远端机供电;
第二远端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第二远端机供电;以及,
远端电源热备份控制模块,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远端电源模块和第二远端电源模块。
其中,电桥用于实现信号的合路和分路;所述交叉备份控制切换模块通过检测所述第一远端机和第二远端机的输出功率从而判断其是否出现故障。当检测到第一远端机发生故障后,则交叉备份控制切换模块采用电子开关完全切换至第二远端机,该过程可以采用单片机实现;当检测到第一远端机中出现故障后,该交叉备份控制切换模块采用电子开关切换至第二远端机,实现交叉备份,该过程可以采用单片机实现。
本发明包括两套完全一致的全冗余近、远端机设备,该两套全冗余近、远端机设备包括第一近端机、第二近端机、第一远端机和第二远端机构成的主、备用近端机或主、备用远端机,第一近端机,通过电桥与外部的基站相连接,所述第一远端机和第二远端机通过交叉备份控制切换模块相连,所述第一远端机和第二远端机的移动站通过射频开关相连,第一远端机通过光纤与所述第一近端机连接,第二远端机通过光纤与所述第二近端机连接,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近端机和第一远端机为主设备,所述第二近端机或第二远端机为备用设备,在第一近端机或第一远端机中任一主设备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备用设备,任一备用设备发生故障时切换到主设备。
所述第一近端电源模块和第二近端电源模块采用近端电源热备份控制模块实现交叉热备份,所述第一远端电源模块和第二远端电源模块采用远端电源热备份控制模块实现交叉热备份,即使某一电源模块损坏,另一备用电源模块仍然能为主、备用近端机分别提供电源。
现有技术中,由于传输光纤以及各模块都无任何备份,在传输光纤、近端机或远端机的某一模块出现故障时,该套光纤直放站系统将完全失去作用,整机可靠性较低,在铁路、地铁、轻轨的等信号覆盖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下,完全不可接受该光纤直放站的设计;而采用对传输链路的光纤进行主从备份的方案,仅能从光纤链路进行双重保障,若设备任一模块发生故障,则同样会出现光纤直放站不能应用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还采用对射频模块并联备份的方案,但也只涉及到了对射频模块的双备份,单独的射频模块并联备份方案仅能有限提升光纤直放站的备份保障,电源模块和其他关键模块是光纤直放站的核心易损部件,却没有进行双备份;而且,采用射频模块并联备份的光纤直放站维护复杂,在设备定期保养时仍然要中断信号,不能做到不中断的维护,实施起来便利性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虹远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虹远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