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机的前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1054.8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7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黄琤雯;何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0 | 分类号: | G11B33/00;G11B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机的构件,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盘机的前面板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其所绘示为现有光盘机示意图。该光盘机包括一上盖110、前面板120、托盘面板130、控制按钮140、以及信号指示孔150。当光盘机装设于电脑系统内时,仅可以看到光盘机的前面板120、托盘面板130、控制按钮140、以及信号指示孔150。
请参照图2,其所绘示为现有光盘机内部与前面板相关的元件构造示意图。光盘机主要由上盖110、下盖112、前面板120、与托盘面板130形成一个包覆的空间。光盘机的包覆空间内部更包括光盘机的主轴马达、光学读写头、滑车马达、托盘马达、控制电路等等,由于该些元件并非本案的重点,予以省略不予介绍。
承载盘132以及托盘面板130构成一托盘模块,承载盘132可放置光盘片,而托盘模块经由托盘马达(未绘示)的带动可以退出光盘片以及载入光盘片。
另外,在下盖112前缘接近前面板120处有一个电路子板114,电路子板114上配置一指示LED 116以及一控制开关118。当前面板120组合至光盘机的上盖110与下盖112后,指示LED 116可以对应至信号指示孔150,而控制开关118可以对应至控制按钮140。
其中,控制按钮140接触于控制开关118。当使用者按压控制按钮140时即会触动控制开关118,而光盘机即可据以控制托盘模块前进或后退并完成退出光盘片或者载入光盘片的动作。再者,当光盘机在进行数据存取时,指示LED 116会产生亮暗的光信号。而经由信号指示孔150,使用者即可得知光盘机的工作状态。一般来说,在信号指示孔150会设置一导光柱用以防止指示LED 116产生的光信号直接照射并伤害使用者的眼睛。
请参照图3A、图3B,其所绘示为现有光盘机前视图以及对应于前面板附近的内部上视图。控制按钮140一侧固定于前面板120上,在尚未按压控制按钮140时,其接触于控制开关118。当按压控制按钮140时,控制按钮140以A点为支点向光盘机内部移动并触发控制开关118。因此,光盘机即可据以控制托盘模块前进或后退并完成退出光盘片或者载入光盘片的动作。
导光柱160为半透光的塑胶材料,固定于前面板120的信号指示孔150内,防止指示LED 116所发射的光束直接照射到使用者的眼睛,避免对使用者的眼睛造成伤害。
众所周知,光盘机的前面板120、导光柱160、以及控制按钮140属于不同的三个构件。当前面板120完成后,光盘机组装厂的员工需要另外将导光柱160组装于前面板120上,同样地也需要将控制按钮140的一端固定于前面板120上。
换句话说,由现有光盘机的前视图可知,其前视外观需要由前面板120、导光柱160、控制按钮140、托盘面板130所构成。而这些元件各需要一套模具来进行注塑成型。个别完成之后,再以人工组装的方式将导光柱160与控制按钮140固定在前面板120上。因此其组装程序会过于繁复。因此,如何减少元件的数量并降低组装的复杂程序即为本发明所欲达成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盘机的前面板,该光盘机具有一托盘及一指示LED,用以显示该光盘机的工作状态,其特征在于,该前面板包括:一控制按钮,用以控制该托盘的载入及载出;以及一光透射区域,对应于该指示LED的位置,其中,该光透射区域的厚度小于该前面板的平均厚度,其中,该控制按钮、该光透射区域与该前面板为一体成型。
本发明提出一种一种光盘机的前面板,该光盘机具有一托盘及一指示LED,用以显示该光盘机的工作状态,其特征在于,该前面板包括:一控制按钮,其一侧固定于该前面板,且用以控制该托盘的载入及载出;以及一光透射区域,对应至该指示LED的位置,其中,该光透射区域的厚度小于该前面板的平均厚度,其中,该光透射区域与该前面板为一体成型。
本发明提出一种一种光盘机的前面板,该光盘机具有一指示LED,用以显示该光盘机的工作状态,其特征在于,该前面板包括:一光透射区域,对应于该指示LED的位置,其中,该光透射区域的厚度小于该前面板的平均厚度,且该光透射区域与该前面板为一体成型。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光盘机示意图;
图2为现有光盘机内部与前面板相关的元件构造示意图;
图3A、图3B分别为现有光盘机前视图以及对应于前面板附近的内部上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0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