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铝磷分子筛合成液体综合利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0343.6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宗斌;王凤;韩光荣;相海青;邓忠华;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能源材料(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9/54 | 分类号: | C01B39/54;C01B37/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36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铝磷 分子筛 合成 液体 综合利用 方法 | ||
1.一种硅铝磷分子筛合成液体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合成硅铝磷分子筛过程中,体系脱除分子筛产品后产生的液体,即S液,S液可以直接用于合成SAPO分子筛,或将S液干燥制成微粉,即S粉,或将S粉焙烧后得焙烧的S粉,S粉或焙烧的S粉再用于合成SAPO分子筛,过程如下:
1)测定S液的固含量,以氧化物计,测定S液中的氧化硅、氧化铝和五氧化二磷含量;S粉或焙烧的S粉中的固体物质含量,以氧化物计,并计算出S粉或焙烧的S粉中氧化硅、氧化铝和五氧化二磷含量;
以氧化物计,合成SAPO类分子筛的原料摩尔配比为:(0.05-2)SiO2∶(0.2-3)Al2O3∶(0.2-3)P2O5∶(20-100)H2O∶(0.5-10)模板剂;
以S液中氧化铝充当1%~40%的铝源,或以S粉或焙烧的S粉中氧化铝充当1%~100%的铝源,计算出需要补加的硅源、铝源、磷源、去离子水的量和添加的模板剂的量;
2)直接使用S液:按照步骤1)中的配比,称取S液、模板剂、去离子水及补加的硅源、铝源、磷源,将各物料混合,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或,利用S粉或焙烧的S粉:按照步骤1)中的配比,称取S粉、模板剂、去离子水及补加的硅源、铝源、磷源,将各物料混合,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移入到反应釜中,在搅拌状态下老化不少于6小时,150-250℃下晶化12-48小时;
4)反应结束后反应釜冷却将物料放出,分子筛液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SAPO类分子筛原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液为生产SAPO-34、SAPO-11、SAPO-35、SAPO-5、或SAPO-56分子筛时体系脱除分子筛产品后产生的液体中的一种或多种;S粉由S液干燥制备而成,将S粉焙烧后得焙烧的S粉,焙烧S粉的温度350~650℃,焙烧时间0.5~10h;
S液、S粉或焙烧的S粉均可用于生产SAPO-34、SAPO-11、SAPO-35、SAPO-5、或SAPO-56分子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液、S粉和焙烧的S粉合成SAPO类分子筛补加的磷源采用磷酸、磷酸铝、亚磷酸盐中的一种;
使用磷酸铝为磷源时,其中铝充当一部分铝源,根据氧化铝含量,若需补加,则补加其他铝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液、S粉和焙烧的S粉合成SAPO类分子筛补加的硅源采用硅溶胶、硅酸、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商品用活性二氧化硅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液、S粉和焙烧的S粉合成SAPO类分子筛补加的铝源可采用拟薄水铝石、γ-Al2O3、δ-Al2O3、ρ-Al2O3、Al(OH)3、磷酸铝、异丙醇铝、AlOOH中的一种;
使用磷酸铝为铝源时,其中磷为磷源,根据氧化磷含量,若需补加,则补加其他磷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剂可采用吗啡琳、四乙基氢氧化氨(TEAOH)、三乙胺、二乙胺、二乙胺与三乙胺的混合物、N,N,N′,N′-四甲基-1,6-己二胺(TMHD)、六亚甲基四胺、二正丙胺、二正丙胺和二异丙胺的混合物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常规现有技术使用由硅源、铝源、磷源及模板剂晶化合成的SAPO分子筛合成时产生的S液或者干燥成的S粉,可以用于合成不同SAPO分子筛,具有通用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S液为利用由硅源、铝源、磷源、及模板剂水热晶化合成的SAPO分子筛过程中产生的液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物计,S液主要成分为氧化硅、氧化铝及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为0.15%~1.20%、1%~8.50%、1.00%~12.00%,固含量为2.25%~2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能源材料(大连)有限公司,未经正大能源材料(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03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炭纤维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气液分离器的零气体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