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粉吸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0225.5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1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梅兴国;孙思平;李志平;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15/06 | 分类号: | A61M1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粉 吸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粉吸入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合经口腔向肺部递送粉状药剂的主动吸入装置。
背景技术
干粉吸入装置的特点在于:以干粉吸入剂(DPI)形式给药,药物经肺部和呼吸道黏膜下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起效非常快;人肺部表面积大,并且肺泡表面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药物经空气.血液途径交换的距离短,速度快;给药无胃肠道酶解作用,无肝首过效应。由于酶活性较低,上皮屏障薄及膜透性高等优点,因而尤其适用于蛋白多肽类药物给药、β-肾上腺素拮抗剂、抗胆碱剂、皮质激素、强效麻醉剂、抗偏头痛等小分子药物,并且胰岛素、生长激素、疫苗和新的生物技术产品等大分子药物也可制成肺部给药制剂,起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DPI同MDI(定量雾化吸入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患者主动吸入药粉,不存在给药协同配合问题;无氟里昂抛射剂,避免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对呼吸道没有刺激;不含有酒精及防腐剂等溶媒,对病变黏膜无刺激性;作为固体剂型,尤其适合于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不受药物溶解度的限制,载药量可以很高。
临床的治疗效果直接取决于药物输送装置的内部组合方式、药物颗粒的大小、形态、分子量、电荷、吸潮性等的不同。就颗粒大小而言,直径1~5μm的药物颗粒最为适宜,称之为可吸入颗粒,大于5μm的颗粒则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终经吞咽进入体内,而小于0.5μm的颗粒虽能达到下呼吸道,但在潮气呼吸时,90%的微粒又随呼气排出体外。
近十几年来,由于喷雾干燥、超临界流体等微粉化技术的兴起,多剂量、对吸气速率要求低的新型给药装置不断涌现,DPI类型和数量迅速增多,可应用的药物品种由起初的色甘酸钠延伸到治疗哮喘各环节的有效药物,由单方制剂发展成复方制剂,目前正由单一的治疗哮喘药向抗生素、蛋白多肽类药物、基因药物以及疫苗发展。
干粉吸入装置种类众多,按剂量可分为:单剂量、储库型多剂量、多重单元剂量;按药物的储存方式可分为:胶囊型、囊泡型、储库型;按装置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吸入气流驱动型、压缩空气驱动型、电池马达驱动型。
现在常用的干粉吸入装置存在的缺点在于:体积较大,携带不便;使用操作较为麻烦,经常需要维修;装置内药物残留量较高;除单剂量型(如旋转吸入器等)外,其余干粉吸入装置均不可重复使用,造成了患者重复购买吸入装置,加重了患者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价格高昂的医疗器械很难得到农民以及低收入群体的认同,这不适合于改善全民医疗环境、广泛推广应用到大众的现实需求。目前使用的多剂量型(准纳器等)和贮存剂量型(都保等)干粉吸入装置还存在着结构复杂、造价高昂,所用的原料多、污染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粉吸入装置,其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干粉吸入装置包括:上端开口形成药剂吸入口的药剂吸入部;药剂分散部,其连接在药剂吸入部的下方;胶囊收纳保持部,其设于药剂分散部的下方,用于收纳保持填充了粉状药剂的胶囊;胶囊出入部,其设置成能够拉出、推入胶囊收纳保持部的抽屉式;药剂捕获收集部,其位于被推入胶囊收纳保持部内的胶囊出入部的下方,用于捕获、收集粉状药剂;胶囊供气部,其与药剂捕获收集部相连并设有一个或多个孔,用于在吸入时从外界向胶囊内供给空气;空气流通路,其将药剂捕获收集部与孔连通,从而形成外界空气到达药剂捕获收集部的流通路径;刀具,其设置在胶囊收容保持部的上下两侧,并且利用胶囊出入部的推入动作,在胶囊的轴向两侧的胶囊端部开口。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干粉吸入装置中,所述胶囊出入部设有用于装脱胶囊的胶囊装脱用凹部。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干粉吸入装置中,所述胶囊出入部的抽屉端部与设置于所述胶囊收容保持部的凸部相接触,构成拉出所述胶囊出入部时限位所述胶囊出入部而不脱出的结构。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干粉吸入装置中,所述胶囊出入部的凸出端与所述胶囊收容保持部的接触面相抵接,构成推入所述胶囊出入部时限位挡住所述胶囊出入部的结构。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干粉吸入装置中,所述药剂分散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切向进气口。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干粉吸入装置中,所述药剂捕获收集部为凹状托盘。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干粉吸入装置中,所述药剂吸入部的内腔及外壁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干粉吸入装置中,所述胶囊供气部环绕所述药剂捕获收集部设置有4个圆形的孔。
根据本发明的干粉吸入装置,其易于携带,操作简便,胶囊排空率高,可重复使用,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价格低廉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02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