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力自控自吸泵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9667.8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3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昌云 |
主分类号: | F04D13/02 | 分类号: | F04D13/02;F04D29/08;F04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自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自吸泵,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立式磁力驱动自控自吸泵。
背景技术
自吸泵,从物理学原理上讲属于泵的一种,从概念上是通过借助离心力的作用使液体介质能量增加的一种机械,将电能转换成介质的动能和势能的设备;依靠泵内的存水,利用离心叶轮把进水管路的空气抽光,利用大气压把低于水泵进口的进水池内的水抽上来的泵。
目前自吸泵技术,或采用流体动力密封结构,或采用传统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
采用流体动力密封结构由于副叶轮外径尺寸较大,其所消耗的轴功率与叶轮外径的五次方成正比,所以副叶轮会消耗很大一部分功率,使自吸泵效率偏低;且副叶轮尺寸过大而泵腔容易进气,影响自吸性能,副叶轮较小又会出现泄漏,技术很难把握。
采用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一方面机械密封维护成本较高,填料密封容易泄漏,另一方面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实现不了严格意义上的无泄漏,很难胜任应用于密封要求较高的场合。
因此,自吸泵领域需要一种技术能改变自吸泵的传动结构和密封结构,彻底解决原有自吸泵效率低、功率大、漏液、自吸效果差、不能防挥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原有自吸泵效率低、功率大、漏液、自吸效果差、不能防挥发的问题,提供一种磁力自控自吸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力自控自吸泵,包括:电机、泵壳、叶轮、泵轴、进水口、出水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电机,设置在泵壳上,与泵成立式结构;
外磁转子,通过电机轴与电机连接;
内磁转子,设置于泵壳内与泵轴连接;
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泵壳连接。
如上的一种磁力自控自吸泵,其中,该外磁转子通过磁力驱动内磁转子运动。
如上的一种磁力自控自吸泵,其中,该进水口内设置有进口逆止阀。
如上的一种磁力自控自吸泵,其中,该出水口内设置有出口止回阀。
如上的一种磁力自控自吸泵,其中,该出水管道上设置有放气阀。
如上的一种磁力自控自吸泵,其中,该泵壳上设置有加液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磁力驱动,运行过程中不摩擦、无磨损,提高了寿命,降低功率,使之更高效、节能、低碳。
2.泵内完全密封,彻底解决了跑、冒、滴、漏、易挥发的难题。
3.自吸性能稳定可靠,真正实现了“一次引流、终身自吸”的功能。
4.结构紧凑,振动小、噪音低、移动灵活、拆卸简便、易于安装、不需地脚固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磁力自控自吸泵的实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磁力自控自吸泵的实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装置包含:
电机1、泵壳2、进水口3、出水口4、外磁转子5、内磁转子6、密封罩7、轴承8、轴承9、固定支架10、泵轴11、叶轮12、轴套13、轴承压盖14、叶轮压盖15、叶轮压紧螺栓16、放气阀17、内磁块压盖18、加液口19、放空口20、止定螺栓21、蜗壳22、密封罩压紧螺丝23、轴承压盖螺栓24。
电机1,设置与泵壳2上方与泵体成立式结构,为自吸泵提供动力。
外磁转子5,通过电机轴与电机1连接,并由止定螺栓21固定,由电机1带动运转。
固定支架10,设置于泵壳2内部,上端与泵壳2上端止口连接固定,并由密封垫密封,下端与密封罩7止口连接,并由密封罩压紧螺丝23固定、密封垫密封;所述构造使泵内部件完全密封在泵内,泵内介质不会漏出泵壳2。
泵轴11,一端设置于密封罩7内,其上设置有内磁转子6,所述内磁转子6与外磁转子5依靠磁力传送动力,最终带动泵轴11一起运转;所述内磁转子6外侧设置有内磁块压盖18固定,使内磁转子6运动时不会脱离泵轴11;轴承8、轴套13、轴承9依次设置与泵轴11表面,在泵轴11运转过程中减小摩擦、降低损耗,所述轴承9外侧设置有轴承压盖14并由轴承压盖螺栓24固定;泵轴11另一端通过下端螺纹与叶轮12连接,所述叶轮12设置于蜗壳22内,叶轮12外设置有叶轮压盖15,并有叶轮压紧螺栓16紧固,使叶轮12在运转过程中,不会脱离泵轴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昌云,未经朱昌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96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壁铝合金三板对接一次熔焊工艺方法
- 下一篇:绒面彩涂钢板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