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站间直达波干扰的阵列幅相误差校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9090.0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0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吴雄斌;刘斌;李伦;徐新安;沈志奔;陈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G01S7/3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直达 干扰 阵列 误差 校准 方法 | ||
1.一种基于站间直达波干扰的阵列幅相误差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站间直达波干扰产生的条件设置工作参数,产生站间直达波干扰;
步骤2,根据步骤1所得工作参数确定站间直达波干扰的特征;
步骤3,利用步骤2所确定站间直达波干扰的特征对接收的多帧距离回波谱进行逐帧搜索,确定站间直达波干扰所在的距离元信息;
步骤4,根据步骤3所得距离元信息构造接收快拍数据,进行阵列幅相误差校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站间直达波干扰的阵列幅相误差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站间直达波干扰产生的条件如下,
1) ;
2);
3),;
其中,, ,,, 为A、B两站的扫频斜率,为A、B两站的起始频率,为脉冲周期,为脉冲频率,为扫频周期,为A、B两站的雷达启动时间差且满足, 为站间直达波干扰的传播时间,为站间直达波传播时延频差,为常数;系数和系数是满足条件1)且值最小的两个自然数;系数,表示取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站间直达波干扰的阵列幅相误差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站间直达波干扰的特征如下,
1)每个站有两个站间直达波干扰,两个站间直达波干扰的频率分别为和,其中,,且,为脉冲频率;若,则两个站间直达波干扰都存在;若,当时只有一个站间直达波干扰存在,另一个站间直达波干扰被滤除,当时两个站间直达波干扰都存在;若,则只存在一个站间直达波干扰;其中为基带滤波器的带宽;
2)两站的站间直达波干扰关于站间直达波传播时延频差对称;
3)在非同步条件下,两站的站间直达波干扰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移动,并且两站的站间直达波干扰移动的方向相反,速度相同;
4)在非同步条件下,两站的站间直达波干扰在某一时刻相聚在站间直达波传播时延频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站间直达波干扰的阵列幅相误差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设A、B两站,以A站为主站,步骤3中所述确定站间直达波干扰所在的距离元信息时,A站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3.1,读取本站的帧距离回波谱,为采样的帧数;
步骤3.2,判断基带滤波器的带宽和脉冲频率的关系;
当时,逐帧搜索范围内相距并且干噪比大于预设干噪比阈值PG的谱峰,并记录谱峰的位置,得到数据,其中;从数据中选择具有渐变特征的一组数据记为距离元信息,结束流程;
当时,逐帧搜索和范围内相距并且干噪比大于预设干噪比阈值PG的谱峰,逐帧搜索范围内干噪比大于预设干噪比阈值PG的谱峰,并记录谱峰的位置,得到数据;进入步骤3.3;
当时,逐帧搜索范围内干噪比大于预设干噪比阈值PG的谱峰,并记录谱峰的位置,得到数据;进入步骤3.3;
步骤3.3,从B站处读取相同时间段内记录谱峰位置的数据,数据由B站执行步骤3.1和步骤3.2得到;
步骤3.4,比较数据和数据,从数据中选出关于站间直达波传播时延频差对称且具有渐变特征的数据记为距离元信息,从数据中选出关于站间直达波传播时延频差对称且具有渐变特征的数据记为距离元信息,把距离元信息发送给B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站间直达波干扰的阵列幅相误差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根据距离元信息构造接收快拍数据如下,
接收快拍数据,
其中为帧序号,为第i个通道第k帧接收的站间直达波干扰,N为通道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90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