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材密封件和防水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8749.0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0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志贺克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杨楷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材 密封件 防水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防水连接器的线材密封件和使用该线材密封件的防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关于防水连接器,已知为了阻止水等从外部的侵入而在连接器壳体内设置线材密封件或被称作总括橡皮塞的部件的连接器。该线材密封件,在连接器的壳体的与多个腔中的各个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接触件插入孔,如果接触件穿过该接触件插入孔而插入腔,则连接于接触件的电线紧贴在接触件插入孔的内周缘,由此确保了防水性。然而,对于连接有防水连接器的电路基板而言,有时候存在着多种规格。形成于连接器的腔,与电路基板的规格之中的需要最多接触件的情况相对应而被决定其数量。为此,由于所连接的电路基板,接触件不限于插入全部的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防水性,对于与作为未插入接触件的腔的空室相对应的接触件插入孔,插入被称作仿真塞(dummyplug)的塞子而将其闭塞。然而,如果空室的数量变多,则存在着仿真塞的插入花费人工且作业效率差的问题。
针对该问题,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提出了在与空室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仿真塞的仿真塞一体型的盖。在该盖,突设有能够个别地嵌合于线材密封件的全部的接触件插入孔的仿真塞。由于各个仿真塞经由薄壁部而形成,因而通过利用钻模冲裁与接触件所插入的腔相对应的仿真塞,从而形成接触件的插入贯通孔。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742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6-3241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在制作了仿真塞一体型的盖之后,利用钻模冲裁与接触件所插入的腔相对应的仿真塞的工序成为必须。该工序与将仿真塞逐个地插入空室的作业同样地花费人工,并且作业效率差。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如其图2所示,在将多个冲裁销33分别安装于上模具31(钻模29)的螺丝孔34之后,使安装了冲裁销33的上模具31向着下模具30(钻模29)下降,利用刃部35冲裁不需要的仿真塞25。在空室少的情况下,安装冲裁销33的数量变多,比将仿真塞逐个地插入空室的作业更加花费人工。
另外,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的仿真塞一体型的盖,为了同时冲裁与多个空室相对应的仿真塞而需要相当的负荷,所以需要不使钻模产生位置偏移而熟练地进行冲裁作业的作业者。
再者,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的仿真塞一体型的盖,产生了冲裁后的仿真塞被废弃处理的浪费。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线材密封件为目的,该线材密封件不需要利用钻模冲裁仿真塞的工序且能够减轻将仿真塞配置于空室的作业的负担。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使用这样的线材密封件的防水连接器。
现有的仿真塞一体型的盖致力于通过在连接器壳体侧设置仿真塞,从而减轻将仿真塞插入线材密封件的作业负担。与此相对的是,本发明者等转变了想法。即,相对于与连接器壳体的全部的腔相对应地在线材密封件设置接触件插入孔,设想了闭塞与成为空室的腔相对应的位置。图5是将该设想具体化的线材密封件70和使用该线材密封件70的防水连接器100的立体图。线材密封件70容纳于构成防水连接器100的外壳50。如图5(a)所示,在线材密封件70,形成有多个接触件插入孔61,并且,与不插入接触件而成为空室的腔的全部或一部分相对应的位置被闭塞。此外,在图5(a)中,在闭塞区域标注符号71。
通过使用这样的线材密封件70,能够减轻将仿真塞配置于空室的作业的负担。然而,在图5(b)所示的防水连接器100中,如果线材密封件70容纳于外壳50,则有时候难以辨别线材密封件70的闭塞区域71即不形成接触件插入孔61的区域和形成有接触件插入孔的区域。例如,当在暗室进行作业时、作业者不习惯时、作业者较急时等,有时候作业者错误地将接触件插入在于与闭塞区域71相对应的位置的接触件插入孔51,使闭塞区域71受损。
本发明者等,为了防止接触件的误插入,以至设想了在线材密封件本体形成突起。
基于该设想的本发明的线材密封件,容纳于具有多个第1接触件插入孔的连接器壳体,具有线材密封件本体和从线材密封件本体延伸的至少1个突起,该线材密封件本体具有形成在与第1接触件插入孔相对应的位置的多个第2接触件插入孔。如果接触件贯通第1接触件插入孔和第2接触件插入孔,则连接于接触件的电线通过紧贴在第2接触件插入孔的内周缘而被密封。突起形成在与多个第1接触件插入孔中的任一个第1接触件插入孔相对应的位置,并且,突起插入贯通第1接触件插入孔。
在本发明的线材密封件中,突起能够形成在与不插入接触件而成为空室的第1接触件插入孔的全部或一部分相对应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未经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8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