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胃下垂的枳白黄香仁汤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3963.7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3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崔皓;宁同波;孙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皓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胃下垂 枳白黄香仁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胃下垂的枳白黄香仁汤。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胃下垂是指以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山脊联线以下,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为主要体征的一种病症。以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如腹胀、上腹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恶心呕吐、振水声等。由于胃下垂一系列症状,长期折磨患者,使其精神负担过重,易产生失眠、头痛等精神症状,严重折磨着患者身心健康,为临床常见病。西医多采用对症及适时手术方法,不仅效果欠佳且患者难于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治疗胃下垂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具有补中益气固摄,疏肝行气和胃,化痰解郁消食等功效,适用于早、中、晚各期胃下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胃下垂的枳白黄香仁汤,采用枳壳、枳实、白扁豆、白术、灸黄芪、黄精、降香、香附、土木香、丁香、柏子仁、胡黄连、升麻、生姜、延胡孛、吴茱萸、灸甘草、龙眼肉为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其技术特征是,原料药组成的重量百分比计为,枳壳5~8%、枳实5~8%、白扁豆7~10%、白术4~6%、灸黄芪12~16%、黄精4~6%、降香6~9%、香附2~5%、土木香2~4%、丁香1~3%、柏子仁2~5%、胡黄连4~7%、升麻4~6%、生姜4~6%、延胡孛5~8%、吴茱萸1~3%、灸甘草4~7%、龙眼肉5~8%。
本发明的效果是,治疗胃下垂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具有补中益气固摄,疏肝行气和胃,化痰解郁消食等功效,适用于早、中、晚各期胃下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采用枳壳、枳实、白扁豆、白术、灸黄芪、黄精、降香、香附、土木香、丁香、柏子仁、胡黄连、升麻、生姜、延胡孛、吴茱萸、灸甘草、龙眼肉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付为枳壳6、枳实6、白扁豆9、白术6、灸黄芪14、黄精5、降香8、香附3、土木香3、丁香2、柏子仁3、胡黄连5、升麻6、生姜5、延胡孛6、吴茱萸2、灸甘草5、龙眼肉6。取上述18味原料药总重量为173克,先将丁香捣碎,在室温下将18味中草药加水至900-1000ml,浸泡4~5小时,然后煎熬80~90分钟,去渣得滤液200ml左右,药渣再加水200~300ml,煎熬30~40分钟,去渣得滤液100ml,共得300ml左右药汁,即制得枳白黄香仁汤,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50ml。同时配合运动疗法,仰卧起坐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饭后1-2小时进行,口服枳白黄香仁汤15天为一疗程,休息3-5日再进行下一疗程,一般3个疗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皓,未经崔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39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丝光沸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熔化炉废气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