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矿高效回收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2856.2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田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F26B21/00;C22B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矿 高效 回收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及尾矿高效综合利用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尾矿高效回收处理的方法,能够充分精选回收铁、金、银、铜、铅、钼等有色金属尾矿。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60%左右,而金属尾矿的综合利用率平均不到10%。相比之下,尾矿的综合利用远滞后于其它大宗固体废弃物,已成为我国工业目前产出量最大、综合利用率最低的大宗固体废弃物。在我国,尾矿的年排放量难以统计,目前堆积量已高达上百亿吨。大量的尾矿堆积,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我国现阶段尾矿利用主要作为骨料使用,如矿山回填、铺路、生产墙体材料。而少量用于烧制建筑材料时,因其选矿工艺简单,原始创新性不足,存在产能不高、产品附加值低,能耗大、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难以大范围推广。而采用尾矿高效回收及再利用新工艺,既可选出精矿,剩余尾渣也可作为水泥生产的校正料和混合材料使用。尾矿的高效利用,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减少尾矿的土地占地、还对减少环境污染起到积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尾矿高效回收处理的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在选出精矿的同时,利用尾矿生产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水泥生料校正料和水泥混合材。在对工业固体废弃物高效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和能耗,减少了土地占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尾矿高效回收处理的方法,其步骤是:
A、含水分的尾矿经热风炉供热及干燥系统在线烘干:
热风炉供热及干燥系统包括ZDFR25燃煤气式热风炉、TS9620G干燥器、TS3400分级选粉机。
来自尾矿堆场的尾矿原料经B800胶带输送机送至尾矿粉磨车间,由TS1200-52斗式提升机送入TS9620G干燥器,物料在其分布板上分散,由于进厂尾矿含水分较大,采用ZDFR25燃煤气式热风炉供热,在TS9620G干燥器内进行热交换,烘干尾矿,烘干后的尾矿通过溜子进入φ3m称重稳流仓。
热风干燥系统提供热风温度350-450℃可调,供热能力:104×106kJ/h,热效率:95%。
B、通过辊压机循环系统将尾矿挤压破碎成细粉:
辊压机循环系统包括φ3m稳流仓、TS180-120辊压机、TS1200-52斗式提升机;
φ3m称重稳流仓设有荷重传感器检测仓内料位,物料从φ3m称重稳流仓喂入TS180-120辊压机中进行料床粉碎的挤压过程,挤压后料饼与原料尾矿通过TS1200-52斗式提升机一起提升送入TS9620G干燥器中进行烘干、打散、分级,TS9620G干燥器中被烘干打散分选出来的粗颗粒进入辊压机系统循环挤压;细颗粒被TS3400分级选粉机风选出来,精矿由于密度大,失去动能,被沉降下来,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TS1050×2400干式分级选矿机,满足要求的精矿被选出来,通过B800胶带输送机输送出厂,大颗粒回辊压机循环系统继续循环,细小尾渣进入2-φ3700旋风收尘器。
C、通过球磨机系统将辊压机循环系统、尾矿精选回收系统分选后的细粉尾渣研磨:
球磨机系统包括φ4.2×13m球磨机、PPCS96-6袋收尘器、Y5-47No.11.2D第二风机。
经2-φ3700旋风收尘器和PPCA144-2×6袋式除尘器收集后的物料直接送入φ4.2×13m球磨机粉磨,净化后气体以通过Y6-2×40-14No.22.5F第一风机排入大气,通过调整φ4.2×13m球磨机的隔仓板和装球量及磨内通风,使成品满足要求。生产出的成品经XZ400空气输送斜槽送入水泥生产中。
系统生产工艺控制指标:原材料综合水分≤20%,金属含量10%~25%左右,入磨物料水分≤0.5%,球磨机出口物料比表面积满足生产需要。其用于水泥生产校正料的比表面积在360m2/kg以上,用于水泥混合材的比表面积在420m2/kg以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和效果:
(1)降低成本和能耗。取消尾矿干燥系统的烘干机,减少了相关基础设施及设备的投资,实现了物料的高效干燥;
(2)提高辊压机循环系统的循环负荷,充分利用辊压机循环系统的破碎功,最大限度的降低入磨粒度,从而大幅度提高粉磨效率,降低系统电耗,保障产品质量达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28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