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音信号输出设备、扬声器设备和声音信号输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1943.6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2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浅田宏平;塚本哲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36 | 分类号: | G10K11/36;H04R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邹姗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音 信号 输出设备 扬声器 设备 输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声音信号输出设备、扬声器设备、声音输出设备和声音信号输出方法,并且例如涉及诸如音乐再现设备之类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和诸如耳机或头戴式耳机之类的扬声器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8-91255、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11-110704和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10-11117是相关技术的示例。
例如,利用称为音频播放器、媒体播放器等的便携式再现设备来欣赏音乐等已经很普遍。
这里,目前,关于音频播放器中的音乐再现,由于听觉受损对策,再现声压往往被限制于预定声压。例如,再现声压不超过85dBSPL的最大值。
为此,播放器或头戴式耳机(耳机)制造商通过限制播放器的放大器单元的再现电压或者头戴式耳机(耳机)的灵敏度来遵守此限制。
用户一般通过将耳机连接到便携式音频播放器来收听音乐,并且可以任意地组合音频播放器和耳机。通常,在许多情况下,音频播放器和耳机是一起出售的,但是用于可以通过将购买的音频播放器与其它耳机连接来使用购买的音频播放器。另外,与音频播放器一起提供的耳机可以在其它音频播放器的再现期间被使用。
这里,如上所述,当针对音频播放器侧的放大器单元的再现电压限制设置和耳机侧中的灵敏度限制设置二者都被执行时,即使用户选择任何组合,都可以提供遵守声压限制的使用状态。
发明内容
近年来,已经使用具有噪声消除功能的播放器系统。这将参考图15A来简要描述。
图15A示出噪声消除信号生成单元201、合成电路202和放大器203作为音频播放器侧的配置。另外,作为耳机侧的配置,示出了扬声器101和麦克风100。
在被安装在用户的耳朵ER中的耳机侧,从扬声器101输出诸如再现音乐之类的声音并且安装了用于收集用户的外围外来噪声NZ的麦克风100。
在音频播放器侧,由耳机侧的麦克风100收集的外来噪声的声音收集信号SNZ被供应给噪声消除信号生成单元201以便生成噪声消除信号SNC。例如,噪声消除信号SNC具有与声音收集信号SNZ相反的相位。
合成电路202将由再现系统(未示出)的音频信号SA(主要声音信号)与噪声消除信号SNC合成。
合成信号被放大器203放大并且作为输出信号被供应给扬声器101。
输出声音信号是音频信号SA和噪声消除信号SNC的合成信号。为此,噪声消除信号SNC和外来噪声NZ在用户耳内空间中相互抵消,从而用户在外来噪声NZ分量被大大降低的状态中收听音频信号SA。
然而,如果采用支持上述声压限制的配置,则噪声消除功能不能充分起作用。
如图15B中所示,在支持声压限制的情况下,例如,增益被例如放大器203限制。另外,扬声器101具有低灵敏度。
在此情况下,被合成电路202合成的音频信号SA和噪声消除信号SNC由于放大器203中的增益限制和扬声器101中的灵敏度的降低而变成幅度受限的信号,并且到达用户的耳朵。
音频信号SA作为遵守了声压限制的声压到达用户的耳朵,从而适合于听觉受损对策。
然而,因为噪声消除信号SNC幅度受限,所以抵消外来噪声NZ的功能被劣化。即,因为与外来噪声NZ相反相位的信号的幅度连同音频信号SA一起受到限制,所以外来噪声NZ不会被充分抵消,并且余留噪声NZp。就用户的收听感觉而言,用户在其中外来噪声相对较多的状态中收听音频信号SA。
即,因为不能在空间上再现具有原本为了消除噪声而输出的大小的噪声消除波形,结果,噪声消除性能被劣化。例如,即使尝试再现与大的噪声相应的大的噪声消除信号声音,由于输出限制,这也不能被执行,因此噪声的空间消除变得不充分。另外,噪声消除信号失真并且容易变现成不同的声音。结果,用于体验到不利。
这样,如果要通过声压限制来维护用户的健康,则存在这样的问题:噪声消除功能被劣化从而不可以向用户提供良好质量的音乐收听状态。
期望遵守目的是防止听觉受损的音乐再现声压限制并且通过提高噪声消除性能来使用户能够舒适地收听音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19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