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花苜蓿种子的培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1329.X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8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徐苏凌;楼月琴;杨菲菲;傅春泉;王燕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花苜蓿 种子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子的培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紫花苜蓿种子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是目前全球种植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牧草;主要因为紫花苜蓿不仅是一种高植物蛋白优质饲料,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养地、肥地、保护环境的绿色植物;目前,国内的紫花苜蓿种子的生产通常只能作为饲料草的副产品,缺少专业化的种子生产,每年的种子都不够用,主要是因为现有紫花苜蓿种子的培养技术落后,紫花苜蓿种子的培养对地质、施肥和授粉都有很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紫花苜蓿种子的培养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措施:
一种紫花苜蓿种子的培养方法,包括播种、施肥、灌溉、授粉和收获,在播种之前选好地块,在地块上开垄,开垄好后即在垄上进行紫花苜蓿种子的播种,播种采用每亩0.3~0.4千克种子,施肥:播种时,每亩施磷酸二铵10~15千克,在孕蕾期间每亩施磷酸二铵3~5于克、硫酸钾3千克和硼砂1千克,灌溉:种子成熟后期停止灌溉,授粉:每亩地块配置2000~3000只蜜蜂进行外力授粉,收获:当紫花苜蓿种子的荚果颜色变成褐色时,即可收割,即可获得紫花苜蓿种子。
所述的地块上开好的垄与垄之间的行距为65厘米。
当紫花苜蓿生长到10~15厘米时,要进行间苗,间苗后株距为30~45厘米。
选地块要选碱性地块,其最优方案是在地块上施用熟石灰。
在孕蕾期间实施氮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高了紫花苜蓿种子的产量,为推动畜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解决了目前国内紫花苜蓿种子紧缺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紫花苜蓿种子的培养方法,包括播种、施肥、灌溉、授粉和收获,在播种之前选好地块,在地块上开垄,开垄好后即在垄上进行紫花苜蓿种子的播种,开垄后再播种,有利于紫花苜蓿通风、接受阳光,播种采用每亩0.3~0.4千克种子,施肥:播种时,每亩施磷酸二铵10~15千克,保证了在生长的前期有足够的营养,在孕蕾期间每亩施磷酸二铵3~5千克、硫酸钾3千克和硼砂1千克,硼砂可以促进紫花苜蓿开花,并有助于花粉管延伸,灌溉:种子成熟后期停止灌溉,以利于种子收获,授粉:每亩地块配置2000~3000只蜜蜂进行外力授粉,紫花苜蓿是异花授粉,其自交授粉率一般不超过2.6%,蜜蜂在其采花过程中,可以辅助授粉,收获:当紫花苜蓿种子的荚果颜色变成褐色时,即可收割,即可获得紫花苜蓿种子。
所述的地块上开好的垄与垄之间的行距为65厘米,在节约地块的同时,是地块的通风和采光达到了最佳状态。
当紫花苜蓿生长到10~15厘米时,要进行间苗,间苗后株距为30~45厘米,保证紫花苜蓿在生长的时候能更加充分的吸收地块上的养分,利于紫花苜蓿、采光,增加了紫花苜蓿种子的产量。
选地块要选碱性地块,其最优方案是在地块上施用熟石灰,紫花苜蓿适宜于在中性或者是碱性的土壤中生长,对酸性的土壤非常的敏感,当地块的PH值过低的时候,可以在地块上施用熟石灰,以增加土壤的PH值,创造有利于紫花苜蓿生长的环境。
在孕蕾期间实施氮肥,在此期间,根瘤菌老化,其固氮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氮素供应不足的情况,适时的供应氮肥,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种子的产量。
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13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