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编单轴向增强复合材料织物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1112.9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0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谈昆伦;程丽美;季小强;李俊;谢波;曹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14 | 分类号: | D04B21/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编单 轴向 增强 复合材料 织物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经编织物编织方法领域,尤其是一种特殊角度铺层的经编单轴向增强复合材料织物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编织单轴向增强织物的方法是通过按0°方向增强纤维的铺设、90°方向增强纤维的铺设、且90°方向是平行铺设,按经平或变化经平的编织方法将其捆绑编织成增强织物。
采用常规方法编织出来的单轴向增强织物纬向容易向两边扩延,结构稳定性差,无法满足客户对织物性能的特殊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中常规单轴向织物的编织方法无法生产特殊角度铺层织物的特点,提出的一种经编单轴向增强复合材料织物的生产方法,它能通过正85°方向增强纤维与负85°方向增强纤维交叉铺设的生产方法编织特殊角度铺层的织物。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经编单轴向增强复合材料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0°方向增强纤维的铺设,根据克重要求和增强纤维的号数来确定增强纤维的头份,纱筒摆放在纱架上,增强纤维经张力控制装置到各道分纱装置到送经罗拉,再经分纱装置最后引入到特定的衬经装置中,完成0°方向增强纤维的铺设;
b、正负85°方向上增强纤维的铺设,根据克重要求和增强纤维的号数来确定增强纤维的头份,纱筒摆放在纱架上,经张力控制装置到各道分纱装置到多轴向经编机铺纬器,再根据克重要求选择分纱装置,由铺纬器来完成正85°方向增强纤维和负85°方向增强纤维的交叉铺层,其中正负85°的交叉铺设是为了使织物结构更稳定,比常规90°方向的平行铺设更具优越性;
c、将0°方向的增强纤维与正85°方向的增强纤维、负85°方向的增强纤维同时喂入多轴向经编机的编织机构,通过合成纤维,按经平或变化经平编织组织方法将其捆绑编织成单轴向增强织物。
所述的0°方向、正负85°方向增强纤维为玻璃纤维。
所述的聚酯纤维。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本方法生产的增强织物不向纬向两边扩展,结构稳定性好,织物稳固不松散。
具体实施方式
经编单轴向增强复合材料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0°方向增强纤维的铺设,根据克重要求和增强纤维的号数来确定增强纤维的头份,纱筒摆放在纱架上,增强纤维经张力控制装置到各道分纱装置到送经罗拉,再经分纱装置最后引入到特定的衬经装置中,完成0°方向增强纤维的铺设;
b、正负85°方向上增强纤维的铺设,根据克重要求和增强纤维的号数来确定增强纤维的头份,纱筒摆放在纱架上,经张力控制装置到各道分纱装置到多轴向经编机铺纬器,再根据克重要求选择分纱装置,由铺纬器来完成正85°方向增强纤维和负85°方向增强纤维的交叉铺层,其中正负85°的交叉铺设是为了使织物结构更稳定,比常规90°方向的平行铺设更具优越性;
c、将0°方向的增强纤维与正85°方向的增强纤维、负85°方向的增强纤维同时喂入多轴向经编机的编织机构,通过合成纤维,按经平或变化经平编织组织方法将其捆绑编织成单轴向增强织物。
上述的0°方向、正负85°方向增强纤维为玻璃纤维。
上述的聚酯纤维。
例如:生产单轴向增强复合材料织物的工艺流程:整经、上轴、编织、检验、包装、成品入库,由捆绑纱(合成纤维)、0°经纱、+/-85°纬纱经成圈机件编织成单轴向增强复合材料织物;捆绑纱(合成纤维)原料:涤纶低弹丝,线密度:55.5~83.3dtex,0°方向纬纱原料: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线密度为:2400tex以下,90°方向纬纱原料: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线密度为:300tex以下,上机密度为:2.2~3.5M/cm(横列/厘米),单位面积克重为:900~980g/m2机号:E7机器转速为:400~500r/min,捆绑纱采用经平或变化经平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11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