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熔断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0266.6 | 申请日: | 2011-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5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熊艳;祁希靖;张浩;张军;王立文;刘浩川;李松泽;张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熔断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相熔断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熔断器作为一种短路保护器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中,其上的熔丝串接于被保护的线路上,当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熔丝被瞬间熔断,从而保护其所在线路中的配电支线和电器设备免遭损坏,因所以配电系统中的熔断器经常会发生熔断,因此对于一个复杂的配电系统来说,及时准确地确定哪一个熔断器出现熔断是十分重要的;而随着人们对电器智能化程度要求的增高,熔断器检测装置能送出反应熔断器工作状态的干接点信号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一旦隔离开关熔断器组发生熔断器熔断,可利用该干接点信号启动电动操作机构来分断隔离开关,上位机也可以采集该干接点信号对熔断器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但目前尚未见到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见诸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三相熔断器检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三相熔断器检测装置包括:电阻R1-R6,R10,R11,电容C6,C8,C1、二极管D1-D3、发光二极管DS1、光电耦合器U1、场效应管V3、继电器K1、输出端子以及电源电路;其中:电阻R1一端与A相熔断器的上口A点相连接,另一端与电路的M点相连接;电阻R2一端与B相熔断器的下口b点相连接,另一端与电路的M点相连接;电阻R3一端与C相熔断器的上口C点相连接,另一端与电路的M点相连接;电阻R4一端与A相熔断器的下口a点相连接,另一端与电路的N点相连接;电阻R5一端与B相熔断器的上口B点相连接,另一端与电路的N点相连接;电阻R6一端与C相熔断器的下口c点相连接,另一端与电路的N点相连接;电容C6的一端与M点相连接,另一端与N点相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与M点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9相连接;R9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1的1端子相连接;电容C8的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1的1端子相连接,另一端与U1的2端子相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1的5端子相连接,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S1的负极相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1的4端子相连接,另一端与电路的GND相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1的4端子相连接,另一端与电路的GND相连接;二极管D2为稳压二极管,其正极与GND相连接,负极与光电耦合器U1的5端子相连接;场效应管V3的源极与GND相连接,栅极与光电耦合器U1的4端子相连接,漏极与继电器K1的输入端相连接;继电器K1的另一个输入与发光二极管DS1的负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场效应管V3的漏极相连接,负极与发光二极管DS1的负极相连接;电源电路的正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DS1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GND相连接;输出端子的三个输入端与继电器K1的三个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的电阻R1~R6的阻值相等。
所述的电源电路为直流稳压源电路,用于为整个电路提供电源。
所述的输出端子为接线端子排,用于连接输出端连接线。
本发明提供的三相熔断器检测装置能直接准确地检测出三相熔断器或三相开关的工作状态,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并且没有检测盲区、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三相熔断器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三相熔断器检测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0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