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窑炉用硅砖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9329.6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作夫;陆宝根;吴天鸣;童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照山硅质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3B5/43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窑炉用 硅砖 | ||
1.玻璃窑炉用硅砖,其特征在于,其所含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粒度为3~1.0mm的硅石30~45%,粒度为1.0~0.5mm的硅石5~25%,粒度小于0.5mm的硅石30~50%,及占上述组分总重量5~15%的外加剂和2~10%的复合添加剂;
所述硅石中SiO2含量不低于99%、Al2O3含量不高于0.25%及Fe2O3含量不高于0.45%;
所述外加剂为SiO2含量不低于96%的废二氧化硅料;
所述复合添加剂为石灰乳、铁鳞和木质素磺酸钙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窑炉用硅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添加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石灰乳75~90%,铁鱗3~15%,木质素磺酸钙3~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玻璃窑炉用硅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的粒度为3~0.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玻璃窑炉用硅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废二氧化硅料为废硅砖和/或废石英管。
5.玻璃窑炉用硅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权利要求的组成配比称取硅石及外加剂后在湿碾机中混练5~10min后成泥料(A);按上述权利要求的组成配比称取复合添加剂在一定量的水中预分散成浆体(B);
(2)将(A)和(B)在湿碾机中辗压混合20~40min成(C);
(3)将(C)在260~500吨公称压力下压制成型;
(4)将步骤(3)成型的砖坯干燥至残余水分不大于0.5%后,在高温隧道窑内保温35~45小时烧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窑炉用硅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的量为复合添加剂中的石灰乳重量的0.6~1.5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玻璃窑炉用硅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高温隧道窑内温度为1400℃~14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照山硅质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照山硅质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93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