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基站在审
申请号: | 201110425822.0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7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韩广林;张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4 | 分类号: | H04W28/04;H04W28/06;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钟胜光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通信 方法 装置 以及 基站 | ||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所接收的数据包中满足预定条件的数据包;
针对所识别的数据包采取第一丢弃策略;
其中,所述第一丢弃策略包括:针对所识别的数据包采用第一丢弃定时器,在所述第一丢弃定时器超时时,丢弃所识别的数据包;其中,与针对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数据包所采用的第二丢弃定时器相比,所述第一丢弃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大于所述第二丢弃定时器的定时时长;或者,所述第一丢弃策略包括:直到所识别的数据包所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传输成功或直到所识别的数据包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已经被递交给相应的底层后,才将所识别的数据包丢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接收到对该数据包采用第一丢弃策略的指示;
数据包中包含用于指示拥塞的显式拥塞通告指示;
数据包中包含显式拥塞通告接收确认指示;
数据包中包含发送速率已降低的指示;
数据包中包含视频中I帧的数据或I帧的部分数据;
数据包中包含视频中P帧的数据或P帧的部分数据;
数据包中包含视频中初始化分段的数据或初始化分段的部分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接收的数据包中满足预定条件的数据包包括:
通过对所接收的数据包进行检测或者根据所接收的指示来识别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到所识别的数据包所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传输成功后,才将所识别的数据包丢弃包括:
针对所识别的数据包,不启动丢弃定时器,直到所识别的数据包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传输成功后,才将所识别的数据包丢弃;或者,
针对所识别的数据包,启动丢弃定时器,并且,如果在针对所识别的数据包的丢弃定时器超时时,所识别的数据包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还未传输成功,则不丢弃所识别的数据包,直到所识别的数据包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传输成功后,才将所识别的数据包丢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识别的数据包所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传输成功包括:
接收到来自所述底层的传输成功的指示;或者
接收到来自对端的接收成功确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直到所识别的数据包所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传输成功后,才将所识别的数据包丢弃包括:
在发送所识别的数据包后,针对所发送的数据包启动重传定时器,如果在所述重传定时器到期前所述所识别的数据包所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还未传输成功,则重新发送所述所识别的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直到所识别的数据包所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已经被递交给相应的底层后,才将所识别的数据包丢弃包括:
针对所识别的数据包,不启动丢弃定时器,直到所识别的数据包所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已经递交给所述底层后,才将所识别的数据包丢弃;或者,
针对所识别的数据包,启动丢弃定时器,并且,如果在针对所识别的数据包的丢弃定时器超时时,所识别的数据包所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还未被递交到所述底层,则不丢弃所识别的数据包,直到所识别的数据包所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已经被递交到所述底层后,才将所识别的数据包丢弃。
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上层发送的数据包和针对所述数据包的丢弃指示;
如果所接收的数据包为满足预定条件的数据包,则不丢弃所述数据包;否则,如果所述数据包不为满足预定条件的数据包,并且所述数据包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还没有被传输过,则丢弃所述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条件包括如下中的一项:
数据包中包含用于指示拥塞的显式拥塞通告指示;
数据包中包含显式拥塞通告接收确认指示;
数据包中包含发送速率已降低的指示;
数据包中包含视频中I帧的数据或I帧的部分数据;
数据包中包含视频中P帧的数据或P帧的部分数据;
数据包中包含视频中初始化分段的数据或初始化分段的部分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58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