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上覆岩层裂隙壳的瓦斯抽采钻孔布置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5131.0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1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富连;谢生荣;张守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岩层 裂隙 瓦斯 钻孔 布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上覆岩层裂隙壳的瓦斯抽采钻孔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瓦斯尾巷(6)直接向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多个区域打倾斜大直径钻孔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抽采钻孔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多个区域包括自下而上的低位裂隙壳(1)、中位裂隙壳(2)和高位裂隙壳(3);其中,
低位裂隙壳(1)为采空区裂隙竖向破坏发育区;
高位裂隙壳(3)为采空区离层裂隙与微裂隙发育区;
中位裂隙壳(2)位于高位裂隙壳与低位裂隙壳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瓦斯抽采钻孔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倾斜大直径钻孔的步骤包括从所述瓦斯尾巷(6)直接向所述高位裂隙壳(3)打多个高位裂隙壳钻孔(30),多个高位裂隙壳钻孔(30)沿瓦斯尾巷(6)并列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瓦斯抽采钻孔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大直径倾斜钻孔的步骤还包括从所述瓦斯尾巷(6)直接向所述低位裂隙壳(1)打多个低位裂隙壳钻孔(10),多个低位裂隙壳钻孔(10)沿瓦斯尾巷(6)并列布置,每个低位裂隙壳钻孔(10)分别与一个所述高位裂隙壳钻孔(30)对应形成一个抽采钻孔组(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瓦斯抽采钻孔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钻孔组(A)内的所述高位裂隙壳钻孔(30)与所述低位裂隙壳钻孔(10)之间的距离为10~20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瓦斯抽采钻孔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抽采钻孔组(A)之间的距离为30~60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瓦斯抽采钻孔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裂隙壳钻孔(30)的终端与回风巷(7)之间的距离小于工作面(4)长度的1/2,大于h·tanα,h高位裂隙壳钻孔的终孔高度,α为煤壁支承影响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瓦斯抽采钻孔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裂隙壳钻孔(30)进入关键层内,高位裂隙壳钻孔(30)的终端位于关键层区域内或关键层以上区域,与煤层顶板之间的距离为40~8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51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RTOS的涡喷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
- 下一篇:公共交通汽车后门滑轮轴长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