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量控制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2601.8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20/00 | 分类号: | G11B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量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处理及嵌入式领域,特别是涉及音量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充斥在人们的周围。人们在享受娱乐的同时,最求更好的视听效果。
一般电子系统都存在音频处理功能,例如车载DVD,笔记本电脑,手机,音视频设备,平板电脑,电视,蓝牙耳机等。这些系统中经常会遇到音频播放出的音量时大时小的问题。例如,用电脑播放多个mp3(MPEG-1 layer 3MPEG-1,音频第三层标)歌曲时,由于不同歌曲在录制时的音量不同而存在差异,播放时如果采用相同的信号放大倍数(即音频信号增益),则导致听到有的歌曲音量太小,而有的歌曲音量又太大。有时突然的大音量甚至对听力存在损伤,太小的音量也使得音乐效果不近人意,产生不良效果。对于电视播放不同频道时,也存在类似问题,当切换电视频道时,可能出现音量突然变得太小或太大,造成听觉不悦。
但目前大多是人工手动调节音量,若音量时大时小,则需要人为的频繁调节,操作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音量的方法及装置,用于实现音量的调整,以提高听觉的舒适度。
一种音量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音频信号进行音频解码,并输出解码后的音频信号;
分析输出的音频信号,获得所述音频信号中音量的值;
判断获得的音量的值是否在预设的音量范围内;
当不在预设的音量范围内时,放大或缩小在对音频信号进行音频解码过程中的数字信号。
一种用于音量控制的装置,包括:
音频解码模块,用于对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并输出解码后的音频信号;
音量分析模块,用于分析输出的音频信号中音量的值;判断获得的音量的值是否在预设的音量范围内;当所述的音量的值不在预设的音量范围内时,音频解码模块放大或缩小在对音频文件进行音频解码过程中的数字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提取或捕捉,并分析输出的音频信号的音量是否超过预设的音量范围,若超过,则对输入的音频信号的音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音量的调整,以提高听觉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调节音量的方法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置的主要结构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置的优选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音量分析模块的结构图;
图4-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实现方式下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提取或捕捉,并分析输出的音频信号的音量是否超过预设的音量范围,若超过,则对输入的音频信号的音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音量的调整,以提高听觉的舒适度。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调节音量的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101:对音频信号进行音频解码,并输出解码后的音频信号;
步骤102:分析输出的音频信号,获得所述音频信号中音量的值;
步骤103:判断获得的音量的值是否在预设的音量范围内;
步骤104:当不在预设的音量范围内时,放大或缩小在对音频信号进行音频解码过程中的数字信号。
当在预设的音量范围内时,则不进行调节,按原有策略输出音频信号。
其中,步骤101有多种实现方式:如方式一:获得音频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并通过对该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音量分析,获得音量的值。方式二:通过音频接收器获得输出的音频信号,并通过对该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音量分析,获得音量的值。当采用方式二时,在通过音频接收器获得输出的音频信号后,对获得的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然后对模数转换后的音频信号进行音量分析,获得音量的值。方式三:获得模拟增益控制后的音频信号,并通过对该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音量分析,获得音量的值。
以上音量调节过程可由装置实现,下面对装置的内部结构进行介绍。
现有的音频处理装置包括:音频读取模块、音频解码模块、数模转换模块(DAC)、模拟增益控制模块、音频功率放大器和音频输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26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