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自动漏风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1917.5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4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坤;王勇;匡俊;杜艳青;马玉顺;邱冬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上海市东方海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预热器 自动 漏风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自动漏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安装在空气预热器冷端扇形板空气侧,每块扇形板对应一个传感器单元,由传感器单元检测冷端扇形板与转子冷端径向密封片之间间隙;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从传感器单元及执行单元采集的数据,并根据该数据控制执行单元动作;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与扇形板一一对应,由执行机构带动各自对应的扇形板上下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自动漏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电涡流传感器(S)及安装固定组件,电涡流传感器(S)位于所述扇形板的空气侧,电涡流传感器(S)通过安装固定组件安装固定在空气预热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自动漏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固定在空气预热器冷端外壳板上,波纹管固定在安装支架上,耐高温导线(S6)的一端穿过波纹管连接所述电涡流传感器(S),另一端穿过波纹管及导线密封件后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自动漏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基座(B),基座(B)固定在空气预热器冷端外壳板上,驱动机构(L)固定在基座(B)上,驱动摇臂(13)的一端与驱动机构(L)的输出轴铰接,驱动摇臂(13)的另一端与提升杆摇臂(15)的一端共旋转轴(14),提升杆机构(P)的一端与提升杆摇臂(15)的另一端铰接,提升杆机构(P)的另一端铰接在扇形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自动漏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L)包括电机驱动机构,电机驱动机构连接蜗轮蜗杆升降机(L4),蜗轮蜗杆升降机(L4)通过丝杆(L5)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丝杆(L5)与驱动摇臂(13)铰接,位置限制单元(L7)连接蜗轮蜗杆升降机(L4)的输入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自动漏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杆机构(P)的另一端穿过密封座结构(AP)后铰接在所述扇形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自动漏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结构(AP)一端焊接在空气预热器冷端外壳板上,另一端与提升杆焊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自动漏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升杆机构(P)的低端设有扇形板水平位置微调装置(19),扇形板水平位置微调装置(19)的端部与所述提升杆摇臂(15)的另一端铰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自动漏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板水平位置微调装置(19)包括左旋或右旋螺栓,在左旋或右旋螺栓外套有与之配套的螺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自动漏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子测速装置(N),转子测速装置(N)设于空气预热器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自动漏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测速装置(N)包括发讯盘(N1)及信号接收组件(N2),发讯盘(N1)设于空气预热器转子冷端中心轴上,发讯盘(N1)含有感应片,信号接收组件(N2)设于空气预热器冷端梁上,并与发讯盘(N1)中心对应,信号接收组件(N2)含有至少3个接近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上海市东方海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上海市东方海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19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