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气体中H2S气体的气单胞菌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5793.X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2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田青;姜秀光;郝赟;陈爱因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设部水处理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天津港保税区水处理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1D53/84;B01D53/52;C12R1/0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19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气体 sub 气单胞菌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去除气体中H2S气体的气单胞菌及用途。
背景技术
H2S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就具有强烈的恶臭气味。在吸入H2S浓度较低时,即可见到较明显的刺激作用,吸入浓度较高时,嗅神经末梢麻痹,可对H2S臭味消失继则发生昏迷,甚至死亡。
传统硫化氢的处理方法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易造成二次污染,实践证明,生物法净化空气污染廉价高效。其中生物滴滤法净化恶臭污染气体是一项较新的环境生物技术,也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废气生物处理技术。
当经过或不经过预处理的废气进入生物滴滤塔系统后,通过附有生物膜的填料层时,气体中的恶臭物质溶于水之后,再被循环液和附着在填料表面上的微生物吸附、吸收、降解,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现有硫化氢生物处理技术往往是将活性污泥直接接种填料上,而形成生物膜,膜中有效微生物比例低,挂膜后还需对其进行较长时间的驯化,且驯化过程中操作条件较难控制。因此亟需一种能在生物滴滤塔快速高效对H2S气体进行处理的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高效地去除气体中H2S气体的气单胞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高效地去除气体中H2S气体的气单胞菌的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去除气体中H2S气体的气单胞菌(Aeromonas sp.)CGMCC No.5279,其具有去除气体中H2S气体的能力。
一种去除气体中H2S气体的气单胞菌(Aeromonas sp.)CGMCC No.5279去除气体中H2S气体的用途。
实验结果表明:将本发明的气单胞菌(Aeromonas sp.)CGMCC No.5279设置在陶粒滤料上后装填于生物滴滤塔后,它可以使生物滴滤塔能快速去除H2S气体,处理后H2S出口质量浓度小于0.03mg/m3,达到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厂界一级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生物滴滤塔处理含H2S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2为生物滴滤塔处理含H2S气体的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去除气体中H2S气体的气单胞菌Aeromonas sp.的分离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污泥取自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每日补充营养液并曝气,使SVI达到90mL/g以上,完成微生物培养。停止加入营养液,每日投加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硫离子浓度为2g/L),保持通气,15天后其中脱硫菌成为优势菌种,脱硫菌驯化完成。
营养液组成:萄萄糖0.1g、蛋白胨0.5g、K2HPO4 0.6g,KH2PO4 0.6g、MgCl2 6H2O0.1g、NH4Cl 0.2g、少量FeSO47H2O和MgSO4-5H2O,加蒸馏水至1000mL。
(2)将步骤(1)获得的泥水混合液取出10mL,加入已装有90mL灭菌蒸馏水和20粒灭菌玻璃珠的锥形瓶中,充分振荡20min,将污泥絮体打碎,使细菌细胞充分释放到上清液中;静置30min,用无菌吸管吸取1mL上清液加入装有9mL无菌蒸馏水的试管中,配制成10-2浓度的溶液,以此类推,配制10-3~10-7浓度的溶液;
(3)选取梯度为10-5~10-7的菌悬液,分别取1mL接种于培养基中,每个稀释度做3个平行样,编号;10℃在有氧的条件下保湿培养3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设部水处理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天津港保税区水处理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未经建设部水处理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天津港保税区水处理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5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盐土次生碱化的方法
- 下一篇:马达铁芯构造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