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铆接插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4933.1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沈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38 | 分类号: | B21J15/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铆接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铆接的铆接插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铆接作为一种常用的固定连接方式,具有很广泛的应用,现有一般用于固定待铆接件的治具一般仅提供用于铆接的定位结构,当需要进行的铆接的两部分之间需要添加中间结构时,不能提供有效的固定和夹紧,导致压铆加工的良率降低,提高了生产成本,浪费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固定的同时又能有效的插入中间结构进行铆接的铆接插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铆接插装装置,包括: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述操作平台上并与之滑动连接的移动插装台、固定在上述操作平台的压铆底座、与上述压铆底座铰接的上压板、设置在上述压铆平台一侧的感应器;上述移动插装台设有放置槽,上述压铆底座设有用于固定的定位槽,上述上压板设有多个用压铆的定位孔,上述感应器的探测头对准上述压铆底座的定位槽。
前述的铆接插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压板的一侧设有压力把手。
前述的铆接插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述操作平台底面的用于驱动上述移动插装台的驱动气缸。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上压板和铆接底座能够有效的固定上下两侧的待铆接件的前提下,移动插装台能够将中间件插入到其中而不影响它们的位置和对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铆接插装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操作平台,2、移动插装平台,3、压铆底座,4、上压板,5、感应器,6、放置槽,7、定位孔,8、定位槽,9、压力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图1是本发明的铆接插装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铆接插装装置的主要包括:操作平台1、移动插装平台2、压铆底座3、上压板4、感应器5、驱动气缸。
其中,其中移动插装平台2滑动连接在操作平台1上,驱动气缸设置在操作平台1的下方,驱动气缸能够驱动移动插装平台2在操作平台1上滑动。移动插装平台2设有放置槽6,其作用是用于放置待插入的中间件,通过移动插装平台2的移动将中间插入到被压铆底座3和上压板4固定的工件之间。
在移动插装平台2的移动路径上,设有与操作平台1固定连接的压铆底座3,上压板4与压铆底座3铰接,即能相对转动,在压铆底座3设有定位槽8,上压板4设有定位孔7,感应器5的探测头对准定位槽8,以便感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压板4的一侧设有压力把手。
工作时,将待铆接工件分别与压铆底座3、上压板4固定,然后压下压力把手9,启动驱动气缸带动移动插装平台2的使中间件插入。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4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台式双工位交互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封口机